为什么全球化不会“开倒车”?要能开早开了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6-02 19: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读:

全球化是历史的必然,不会出现根本性逆转,但生产、贸易方式发生变化是正常的。历史经验表明,强推“逆全球化”,人为操纵企业“回流”,效果并不理想。我们不应被“逆全球化”的声音迷惑,要全力做好内在能力建设和商业模式创新,并且要解决好贫困问题,做大世界市场“蛋糕”。

作者:程大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同时,各种“逆全球化”的声音也流行起来。有人主张“去中国化”,要求产业链同中国脱钩;有人主张医药等产品只能在本国生产;有人认为疫情之后将出现“有限的全球化”。

这些声音都是基于自我立场、一厢情愿的主张。在尚未认清全球化运行机理的情况下,如果错误地认为通过人为操纵就可以推行“逆全球化”,世界经济将面临更大的灾难。

图片来源:新华社

1大趋势,小波折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全球化就在世界市场的开拓中循序渐进地发展起来。全球化的发展历程说明了其特点:

○ 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 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世界市场,只有在世界市场中,贸易、投资、生产和消费才能循环进行。

○ 世界市场是不变的,但全球化的经济形式,即生产、贸易、投资和消费的方式是变化的。正是这种变化,推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这些特点告诉我们,全球化是不会逆转的,但生产、贸易方式发生变化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为什么国际社会出现了此起彼伏的“逆全球化”声音?

第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对新技术变革的不确定性充满疑惑。例如,第四次工业革命使智能制造成为可能,会造成变革初期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的严重中断。对于那些尚没有进入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担心制造业将不再能提供发展的常规路径;即使可能跨越式进入信息社会,制造业也将不再能为低技能劳动力提供生产率增长和创造就业的双重机会。

而对于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来说,技术变革导致低技能劳动力失业的情况已经发生。尽管特朗普上任之初以保护主义形式护航制造业的就业,但2018年的情况是,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仅占劳动力总数的8.5%。疫情之后,即便部分产业回流到美国,机器仍然会和就业产生对抗性竞争。

图片来源:东方IC

其次,自第二次科技革命以来,生产的地理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使不同国家落入不同的竞争空间,因而各国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全球对抗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已经表现出来。

1970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中的份额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到2015年占到25%,奠定了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今天,中国依赖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保证隔离期间国内供应链的有序运行;依赖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数字支付手段和成熟的消费者网络购物习惯,支撑普通居民的隔离生活;依赖疫情期间的商业模式创新,完成了部分产业(如大学课堂)的复产复工。但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大隔离”意味着更大困难。所以,疫情期间出现对全球化的不同看法,颇为正常。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第三,新技术和全球化模式的变化早已发生,各国已经进了国内生产布局的改革阶段。由于疫情,各国会考虑国内改革的优先次序,这实属正常。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已经进入到“如何生产”的阶段,而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生产什么”,即如何进入工业化的阶段。

现在,人们对于“如何生产”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但是正如前文所述,自工业革命以来,“如何生产”都是在世界市场范围内进行布局的,历史不会倒退到百分之百的国内生产阶段。对于那些还在考虑“生产什么”的贫穷国家来说,唯一的出路是向前看,而不是逆全球化向后看。

2强推“回流”,一厢情愿

因此,我们可以预见,全球化不会倒退,各国需要在世界市场中寻求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循环往复。事实上,西方国家政府一直尝试推进制造业回流,但结果并不理想。德国制造业调查公司根据对大约1500个样本的观察发现,在2010年到2012年年中期间,只有约2%的德国制造业公司积极回流,且这一比例正在不断下降。疫情之后,各国会督促部分产业回流,但从历史的经验看,政府的意愿未必是企业的意愿。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疫情期间,人们听到白宫政客们最多的抱怨就是药品安全。事实上,美国制药业已经成功转型为利用生物制药方式生产更复杂、市场价值更高的高级药物,只有普通抗菌药物和疫苗转移到了海外生产。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仍处在该行业整体竞争中的劣势。

疫情会使一些国家重新定义一些产业的内涵,如医药产业可能会脱离经济运行原理,而被赋予国家安全的含义,被刻意地、人为地拉回国内生产。如果这样改变市场规则,那么,各国应该走到谈判桌前,商讨新的规则。至于那些迷惑大众的逆全球化声音,可能出于政治目的,在为谈判桌前的较量造势。

3开放创新,做大“蛋糕”

基于这样的判断,针对目前出现的逆全球化声音,我给出如下建议:

第一,不被逆全球化的声音迷惑,不被疫情的短期不确定性困惑,掌握全球化的本质,顺应规律,以开放的积极的姿态面对困难。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第二,在疫情期间做好内在能力建设。企业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等加强工人技能培训,增强企业吸收新技术的能力。许多中国企业的管理不够精细化,迫切需要静下心来,改变粗放的外向扩张,进行内部改革,以节约和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提升生产率。

第三,创新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克服疫情困难。疫情期间,中国出现了大量商业模式创新,例如由电视台主持人“带货”,截至4月17日,各大电商已经累计帮助湖北省销售了79.6万吨农产品。

最后,在世界市场上存在着大量收入水平低下、消费能力不足的“穷人”,例如,今天的西班牙农场里,仍有大量的非洲移民,每天工资不到5欧元,低于欧洲法定最低工资标准。当购买力低下的“穷人”增多时,世界市场自然会变得狭小,因此要解决好贫困问题,把市场“蛋糕”做大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责编 | 刘夏
编辑 | 张钊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