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导致供应中断、消费不振、就业低迷、纾困乏力……好在不全是坏消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5-28 18: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读:历史证明,大危机通常会对我们的生活和经济产生持久的影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也是如此。企业需要时间来恢复恶化的资产负债表和重建生产网络,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抑制了投资和消费,危机后的就业市场黯淡,政府提振经济的政策空间也十分有限。但另一方面,危机虽破坏了一些东西,却也催生了变革和创新,世界经济的长期前景仍乐观。

在2020年初,没有人能预见一场瘟疫会席卷全球,导致世界各地的商场、餐馆歇业,学校关闭,人们被迫在家工作。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然而截至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总数已超过500万,疫情曲线短期内不太可能趋缓。除非大流行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否则保持社交距离将长期成为一种常态。过早重启经济,不仅不会带来强劲的复苏,反而会加剧疫情蔓延。

多重冲击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不仅反映在“供给侧”,即造成全球供应链的突然中断,也反映在“需求侧”,即抑制全球需求和消费。同时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也急剧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从去年的2.9%暴跌至-3%,比2008年金融危机对经济造成的下滑幅度还要大得多。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即使能够在未来几个月成功控制疫情,世界经济实现“V字型”复苏的机会也很渺茫。2008年金融危机后,由于技术进步缓慢,全球经济增长在疫情暴发前相对疲弱。美国2009年至2019年的年均实际GDP增长率仅为2.16%,远低于1994年至2006年3.82%的年均增长率。与此同时,过去10年美国全要素生产率 (TFP) 年均增长率仅为上一个经济繁荣周期的44%,这一指标的下降反映出实现新技术突破的难度越来越大。

自3月中旬以来,申请失业救济的美国公民人数已飙升至3350万人,相当于劳动年龄人口总数的22%,这么高的比例只有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才出现过。

然而,尽管美国的确诊病例数最多,但它还不是最脆弱的地方。非洲、南美洲和南亚地区国家人口众多,贫困状况较严重,既没有足够的医疗设施来应对疫情,也没有提供一揽子刺激计划来支持经济、保障弱势群体的生计。此外,这些经济体还面临大量资本回流至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局面。资本外流导致阿根廷、俄罗斯、土耳其和泰国等国货币大幅贬值,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引发更深层次的债务和经济危机。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长期影响

重大的全球危机通常会产生长期的影响。上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引发了十年的滞胀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从危机中复苏需要时间,因为许多公司会破产,而那些幸存下来的公司需要时间来恢复恶化的资产负债表,并重建生产网络。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也阻碍了企业和消费者的投资和消费。此外,危机后的就业市场尤其低迷,人们找工作的意愿下降,失业率居高不下,将进一步抑制消费和投资。

当危机结束后,政府通过刺激政策提振经济的空间将非常有限,这是因为当前许多国家为抗击疫情,已经采取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财政和货币政策。二十国集团宣布了高达数万亿美元的注资计划;主要央行在过去两个月大幅降息;美联储不仅将政策利率降至零,还采取了“无限量化宽松”措施,向全球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这意味着在“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需要应对高政府债务和零利率的问题,推动复苏的空间更小。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疫情的全球蔓延需要全球合作,共同抗击疫情,提振经济。然而,这个道理似乎并不是人人都懂。美国政府指责中国和世界卫生组织未能有效应对疫情,给世界经济又蒙上了一层阴影,中美关系面临更大变数。

不破不立

尽管世界经济短期前景悲观,但长期前景仍较为乐观。

危机摧毁了一些东西,但也带来了变化和创新。上世纪70年代的滞胀促使当时的美国政府采取结构性改革,IT产业就是在这期间培育出来,并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持续推动了更强劲的GDP增长。

疫情还可能催生一批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和新经济政策。例如,机器人的应用和部署步伐加快;网络购物进一步发展;在线会议、在线政府服务等非接触式商业和管理模式兴起,相较传统模式降低了成本;大规模在线教育为更多人提供了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打破了传统教育体系的瓶颈,缩小了教育质量的不均。此外,这场公共卫生危机还促使各国政府和人民加大健康投资,这也将为未来几十年的世界经济提供动力。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作 者: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副教授,香港亚太研究所经济中心副主任、贸易与发展计划主任盛柳刚;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院长、教授王鹏飞)

责编 | 刘夏

编辑 | 张钊

(文章原载于中国日报旗下微信公众号“观中国”)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