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评:疫情之下,金融霸权不能再搞“二次收割”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5-16 14: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一段时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联合国日前发布的2020年中期《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认为,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2%,将迎来1930年代大萧条时代以来的最大规模经济收缩。

事实证明,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响远甚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全都受到疫情冲击。如何尽可能减少疫情对经济生产造成的影响,是各经济体和整个国际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

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和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因自身应对不力而持续面临严峻疫情形势,一段时间的封锁停摆加上复工复产的迟滞蹒跚已让美国经济伤筋动骨,大批民众生活限于困顿。

在此情况下,美国出台了远超金融危机时期的、史无前例的超常规、“无上限”量化宽松政策,也就是强制压低利率、向市场注入无限流动性。面对疫情冲击造成的经济停摆,“无上限”量化宽松似乎能救燃眉之急,但这种兴奋剂政策所带来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必将刺激高杠杆投机行为,推升资产泡沫,加重债务负担,大幅增加资本市场风险。

2008年金融危机时,美国采用量化宽松是尝过甜头的。面对冲击力更大的新冠肺炎疫情,美国似乎对采用“无上限”量化宽松颇有“心得”,并不太担心其国内资本市场可能面临的风险。事实上,美国利用美元作为事实上的全球储备货币的霸主地位,采取“任性的”金融手段,让其他国家被动承担美国的金融风险和债务风险,把本国危机转嫁给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美国推出超常规、“无上限”量化宽松,不夸张地说,就是在大肆利用美元霸权和美债信用让其他国家去承担超常规、无上限的金融风险。

对金融霸权更为“便利”的是,危机期间通过量化宽松把危机强行转嫁给其他国家,渡过危机后退出量化宽松,导致大量美元资本回流美国,又让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面临严重的资本外流危机,进而导致货币贬值、股市下跌。换言之,金融霸权可以利用危机棋行险招,在危机过程中和危机结束后对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实施“二次收割”。一次次的危机和一系列历史事件充分证明,超级大国自私成性、贪婪成性,把危机当成经济收割工具几乎成为其行为定律。

全球化发展到今天,各国经济互动日益频繁密切,相互依存达到空前高度;但与这种紧密经济联系所应匹配的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并未建立起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百年来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汲取过往历史教训,国际社会已进一步认识到当今世界经济体系所存在的严重不平衡,追求公平正义新秩序的要求也更加迫切强烈。疫情不能成为超级大国的经济收割工具,如何落实国际社会的这一普遍而强烈的共识,任重而道远。

(编辑:王辉)

【责任编辑:王晗】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