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们脱贫后的新生活

来源: 新华网
2020-05-10 21: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脱贫攻坚·扶贫印记)(1)看!我们脱贫后的新生活

  这是十八洞村一角(4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地处武陵山脉腹地,曾经山高路远,交通闭塞,人均耕地面积少,是典型的苗族贫困村。2014年以来,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的十八洞村逐渐蜕变。泥泞山道变沥青马路,自来水进村入户,十八洞村众人抱薪,探索出不少特色产业的发展门路。2016年,十八洞村迎来整村脱贫,村里的建档立卡户,纷纷迎来脱贫后的幸福新生活。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脱贫攻坚·扶贫印记)(2)看!我们脱贫后的新生活

  吴美金(右)在十八洞村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绣苗绣(4月24日摄)。1967年出生的吴美金,1992年嫁入飞虫村(现十八洞村飞虫寨)时,只有烂泥路的飞虫村不仅田土少,挣钱活路也少,生活十分困难。2014年,吴美金加入了十八洞村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小就会的苗绣传统手艺如今成了家庭增收的法宝,不仅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同时还能照顾年幼的孙子孙女。“现在的日子,比年轻的时候好多了。”吴美金说。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地处武陵山脉腹地,曾经山高路远,交通闭塞,人均耕地面积少,是典型的苗族贫困村。2014年以来,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的十八洞村逐渐蜕变。泥泞山道变沥青马路,自来水进村入户,十八洞村众人抱薪,探索出不少特色产业的发展门路。2016年,十八洞村迎来整村脱贫,村里的建档立卡户,纷纷迎来脱贫后的幸福新生活。 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脱贫攻坚·扶贫印记)(3)看!我们脱贫后的新生活

  吴美金在十八洞村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绣苗绣(4月24日摄)。1967年出生的吴美金,1992年嫁入飞虫村(现十八洞村飞虫寨)时,只有烂泥路的飞虫村不仅田土少,挣钱活路也少,生活十分困难。2014年,吴美金加入了十八洞村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小就会的苗绣传统手艺如今成了家庭增收的法宝,不仅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同时还能照顾年幼的孙子孙女。“现在的日子,比年轻的时候好多了。”吴美金说。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地处武陵山脉腹地,曾经山高路远,交通闭塞,人均耕地面积少,是典型的苗族贫困村。2014年以来,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的十八洞村逐渐蜕变。泥泞山道变沥青马路,自来水进村入户,十八洞村众人抱薪,探索出不少特色产业的发展门路。2016年,十八洞村迎来整村脱贫,村里的建档立卡户,纷纷迎来脱贫后的幸福新生活。 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脱贫攻坚·扶贫印记)(4)看!我们脱贫后的新生活

  吴美金(右一)在十八洞村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绣苗绣(4月24日摄)。1967年出生的吴美金,1992年嫁入飞虫村(现十八洞村飞虫寨)时,只有烂泥路的飞虫村不仅田土少,挣钱活路也少,生活十分困难。2014年,吴美金加入了十八洞村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小就会的苗绣传统手艺如今成了家庭增收的法宝,不仅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同时还能照顾年幼的孙子孙女。“现在的日子,比年轻的时候好多了。”吴美金说。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地处武陵山脉腹地,曾经山高路远,交通闭塞,人均耕地面积少,是典型的苗族贫困村。2014年以来,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的十八洞村逐渐蜕变。泥泞山道变沥青马路,自来水进村入户,十八洞村众人抱薪,探索出不少特色产业的发展门路。2016年,十八洞村迎来整村脱贫,村里的建档立卡户,纷纷迎来脱贫后的幸福新生活。 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脱贫攻坚·扶贫印记)(5)看!我们脱贫后的新生活

  吴美金背着孙子走在十八洞村中,准备前往村里的苗绣合作社(4月24日摄)。1967年出生的吴美金,1992年嫁入飞虫村(现十八洞村飞虫寨)时,只有烂泥路的飞虫村不仅田土少,挣钱活路也少,生活十分困难。2014年,吴美金加入了十八洞村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小就会的苗绣传统手艺如今成了家庭增收的法宝,不仅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同时还能照顾年幼的孙子孙女。“现在的日子,比年轻的时候好多了。”吴美金说。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脱贫攻坚·扶贫印记)(6)看!我们脱贫后的新生活

  这是4月24日拍摄的吴美金(左二)和她孙子孙女的合影。1967年出生的吴美金,1992年嫁入飞虫村(现十八洞村飞虫寨)时,只有烂泥路的飞虫村不仅田土少,挣钱活路也少,生活十分困难。2014年,吴美金加入了十八洞村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小就会的苗绣传统手艺如今成了家庭增收的法宝,不仅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同时还能照顾年幼的孙子孙女。“现在的日子,比年轻的时候好多了。”吴美金说。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地处武陵山脉腹地,曾经山高路远,交通闭塞,人均耕地面积少,是典型的苗族贫困村。2014年以来,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的十八洞村逐渐蜕变。泥泞山道变沥青马路,自来水进村入户,十八洞村众人抱薪,探索出不少特色产业的发展门路。2016年,十八洞村迎来整村脱贫,村里的建档立卡户,纷纷迎来脱贫后的幸福新生活。 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脱贫攻坚·扶贫印记)(7)看!我们脱贫后的新生活

  这是施六金在他的农家乐前留影(4月25日摄)。1973年出生于十八洞村的施六金,由于父亲患病很早就放弃学业和母亲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为了生活,他还曾远去东南亚打工。2015年,看到家乡的变化,施六金回到村里开起了农家乐,年度家庭人均纯收入也从2014年的1715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35696元。2018年,施六金与心爱的人组建了家庭。今年初,施六金与爱人迎来了一个大胖小子。“做人做事要懂得回报和感恩。”施六金给刚出生的儿子取名施泽恩。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脱贫攻坚·扶贫印记)(8)看!我们脱贫后的新生活

  施六金在田间翻耕,为种水稻、养稻花鱼作准备(4月24日无人机拍摄)。1973年出生于十八洞村的施六金,由于父亲患病很早就放弃学业和母亲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为了生活,他还曾远去东南亚打工。2015年,看到家乡的变化,施六金回到村里开起了农家乐,年度家庭人均纯收入也从2014年的1715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35696元。2018年,施六金与心爱的人组建了家庭。今年初,施六金与爱人迎来了一个大胖小子。“做人做事要懂得回报和感恩。”施六金给刚出生的儿子取名施泽恩。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脱贫攻坚·扶贫印记)(9)看!我们脱贫后的新生活

  施六金在田间翻耕(4月24日摄)。1973年出生于十八洞村的施六金,由于父亲患病很早就放弃学业和母亲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为了生活,他还曾远去东南亚打工。2015年,看到家乡的变化,施六金回到村里开起了农家乐,年度家庭人均纯收入也从2014年的1715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35696元。2018年,施六金与心爱的人组建了家庭。今年初,施六金与爱人迎来了一个大胖小子。“做人做事要懂得回报和感恩。”施六金给刚出生的儿子取名施泽恩。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脱贫攻坚·扶贫印记)(10)看!我们脱贫后的新生活

  施六金在自家开的农家乐为客人准备午餐(4月25日摄)。1973年出生于十八洞村的施六金,由于父亲患病很早就放弃学业和母亲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为了生活,他还曾远去东南亚打工。2015年,看到家乡的变化,施六金回到村里开起了农家乐,年度家庭人均纯收入也从2014年的1715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35696元。2018年,施六金与心爱的人组建了家庭。今年初,施六金与爱人迎来了一个大胖小子。“做人做事要懂得回报和感恩。”施六金给刚出生的儿子取名施泽恩。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脱贫攻坚·扶贫印记)(11)看!我们脱贫后的新生活

  施六金(右)从妻子手中接过儿子施泽恩(4月25日摄)。1973年出生于十八洞村的施六金,由于父亲患病很早就放弃学业和母亲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为了生活,他还曾远去东南亚打工。2015年,看到家乡的变化,施六金回到村里开起了农家乐,年度家庭人均纯收入也从2014年的1715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35696元。2018年,施六金与心爱的人组建了家庭。今年初,施六金与爱人迎来了一个大胖小子。“做人做事要懂得回报和感恩。”施六金给刚出生的儿子取名施泽恩。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脱贫攻坚·扶贫印记)(12)看!我们脱贫后的新生活

  杨正邦(中)在和来自浙江的住客攀谈(4月25日摄)。杨正邦1978年出生于十八洞村,在外打工多年。近些年,眼看来十八洞村的游客越来越多,村里越来越热闹,杨正邦在2017年结束自己的打工生涯回乡发展。他先是在村里摆起小吃摊,2018年开起农家乐,去年又搭起新房子扩建成民宿,年度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1923元增加到2019年的7173元。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脱贫攻坚·扶贫印记)(13)看!我们脱贫后的新生活

  杨正邦(右)在为来自浙江的住客介绍十八洞村种植的“黄金茶”(4月25日摄)。杨正邦1978年出生于十八洞村,在外打工多年。近些年,眼看来十八洞村的游客越来越多,村里越来越热闹,杨正邦在2017年结束自己的打工生涯回乡发展。他先是在村里摆起小吃摊,2018年开起农家乐,去年又搭起新房子扩建成民宿,年度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1923元增加到2019年的7173元。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脱贫攻坚·扶贫印记)(14)看!我们脱贫后的新生活

  杨正邦(右)和妻子施兰珍一起打扫民宿房间(4月25日摄)。杨正邦1978年出生于十八洞村,在外打工多年。近些年,眼看来十八洞村的游客越来越多,村里越来越热闹,杨正邦在2017年结束自己的打工生涯回乡发展。他先是在村里摆起小吃摊,2018年开起农家乐,去年又搭起新房子扩建成民宿,年度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1923元增加到2019年的7173元。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脱贫攻坚·扶贫印记)(15)看!我们脱贫后的新生活

  这是4月25日拍摄的杨正邦(前右)一家的合影。杨正邦1978年出生于十八洞村,在外打工多年。近些年,眼看来十八洞村的游客越来越多,村里越来越热闹,杨正邦在2017年结束自己的打工生涯回乡发展。他先是在村里摆起小吃摊,2018年开起农家乐,去年又搭起新房子扩建成民宿,年度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1923元增加到2019年的7173元。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地处武陵山脉腹地,曾经山高路远,交通闭塞,人均耕地面积少,是典型的苗族贫困村。2014年以来,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的十八洞村逐渐蜕变。泥泞山道变沥青马路,自来水进村入户,十八洞村众人抱薪,探索出不少特色产业的发展门路。2016年,十八洞村迎来整村脱贫,村里的建档立卡户,纷纷迎来脱贫后的幸福新生活。 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责任编辑:富文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