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评:疫情下的世界地球日 吹响命运与共国际合作的号角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4-22 15: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4月22日,第51个世界地球日如期而至。在这个反思人类与自然关系、探讨人类发展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日子里,正在同新冠肺炎疫情进行坚决战斗的人类社会,更应思考人类社会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我们生活的星球、以及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生命。

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提醒人类社会,虽然我们的科技快速发展,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还是如此的脆弱,大千世界仍有无尽的未知,人类必须始终保持敬畏和慎重。现有的科学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很大可能来源于蝙蝠这种野生动物,但病毒的具体中间宿主和传播路径仍不得而知。所以,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就是保护所有生命共同的家园。保护野生动物、给野生动物以安居栖息的家园、不要去肆意践踏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正是人类社会经历惨痛教训后所发出的大声疾呼。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威胁和冲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类对自身生活环境的担忧。看不见的病毒,可能就存在于我们身边。这场疫情可能出现持续反复,病毒可能长期与人类共存,近几十年来得到抗生素和若干对症特效药护持的人类又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环境中生物病毒的威胁。同时应当看到,生物病毒带来的环境威胁与近年来气候变化造成的环境威胁是交织加持影响的关系,并不因为人类社会当前重点关注抗疫,气候变化威胁就会凭空消失。事实上,因为病毒对经济冲击而造成的消极减排,只会破坏人类社会的正常经济运行,进而影响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整体韧性。今年的世界地球日,人们更加重视环境健康、要求巩固环境安全。

在世界地球日纪念活动在全球各地以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适当形式开展之际,各国公民更加意识到自身所面临巨大的公共卫生和环境挑战,如此全球性规模的极端严峻挑战绝不是任何一个国家能单独应对的。正由于此,世界地球日这个特殊时刻更应吹响国际主义、多边合作的号角,唤起全人类的善意,并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同呼吸共命运的基本事实。

(编辑 王辉)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