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能跟进其他国家实行零利率或负利率政策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3-31 15: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应对疫情,在美联储降息实施新一轮宽松EQ之际,全球先后有加拿大、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纷纷跟进降息,全球迎来了新一轮降息潮,实行零利率和负利率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但金融市场的风险难言消除,全球经济放缓衰退逐渐成为现实。尤其是美国尽管推出了系列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后,美股并不买账,先后四次熔断,令全世界各国感到震惊。

当此情形,引发越来越多民众的担忧,中国政府为振兴经济,会否跟进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会否实行零利率或负利率政策?在中国实行零利率或负利率到底是否可行?这些问题既牵涉到中国经济金融走向,也关系到中国每个家庭、每位民众的经济生活,也确实是值得我国政府重视的重大经济问题。

在我看来,中国不会实施零利率或负利率货币政策,因为尽管实施零利率或负利率政策,可能暂时会对各行各业起到立竿见影的提振作用,对应对疫情冲击、遏制经济继续下滑都将起到有效的对冲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应对全球量化宽松货币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避免引发我国金融市场动荡或导致我国的金融危机。但从现实或长远看,实施零利率或负利率政策,是一种弊大于利的行为,对我国金融稳定、经济发展、民众生活等方面都将带来无穷无尽的负面影响。

因为在当前中国如果实施零利率和负利率政策,会产生系列不良连锁社会经济效应:

首先,会加剧我国产业经济泡沫,影响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潜藏金融风险隐患。因为零利率、负利率会诱发过多的市场流动性,有可能导致大规模和廉价的新增流动性脱实向虚,投向金融领域,如房地产、大宗商品、股市等,推高资产价格泡沫,将大量资金投向高风险、高回报产业,吹大产业泡沫风险。更为严重的是,一些过去被限制的产能过剩产业、“三高一低”企业、僵尸企业又会复活,这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很大的“后遗症”,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好不容易取得的成绩会毁于一旦。同时激发企业和全民的投资热忱甚至是投资狂妄证,以及诱发企业和全民的投资盲动心里,使企业和居民债务杠杆率无限拉升,最后加大中国金融风险。

其次,容易导致我国普通民众储蓄财富缩水,加剧民众的不满情绪。我国是全球居民储蓄率最高的国家,尽管这几年金融脱媒现象突出,但很难改变中国居民的储蓄习惯。据央行披露,直到2019年我国居民储蓄率仍高达45%,而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数据,2018年中国居民储蓄率为36.8%,世界平均储蓄率21.5%,经合组织(OECD)国家中,居民储蓄率最高的3个国家分别为瑞士(18.79%)、瑞典(16.02%)和墨西哥(15.45%)。如果实行零利率或负利率,不仅会引发通货膨胀,也会使居民储蓄损失正常的利息收益,两种因素综合,民众储蓄财富缩水幅度可能会高达40%至50%,如此则民众生活水平会急剧下降,这样会引发民怨沸腾和社会混乱,使中国经济更加难以尽快走出疫情的阴影。

再次,人民币汇率稳定及国际形象,也不容许零利率和负利率政策。中国是一个责任大国,已向世界做出了庄重承诺,如果实施零利率或负利率,出尔反尔,必然会使人民币泛滥,这样会导致人民币汇率大幅下跌,影响人民币国际声誉,会让很多国家对人民币失望,使很多原来以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货币国家蒙受巨大的金融损失,这对刚刚加入国际一揽子货币不久的人民币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失信行为,极不利于人民币在未来国际金融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基于这一考量,中国央行是不会实施人民币零利率或负利率政策的。况且,目前人民币政策操作空间较大,政策组合工具还比较多,远没到“弹药打完”山穷水尽的时刻,比如中国央行还有MLF等基础货币创造工具可使用,还有逆回购、较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等较大的货币政策回旋余地,这一切都足以支撑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上保持足够的定力和信心。(文章作者为知名财经作家)

 

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