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香山评论|家风滋养中国精神

【地评线】香山评论|家风滋养中国精神

2020-03-11 17: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孟迪进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汉南医院工作刚转正没几个月,面对疫情心里也怕,但爸妈鼓励她,“你学的就是治病救人的专业,该上的时候不能当逃兵。做好防护,我们等你回来!”王诗雨是荆楚理工学院大一的学生,看到妈妈报名参加社区志愿者,也跟着报了名……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确,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影响最大,对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影响最为深远。孟迪、王诗雨这两位年轻人,或是在父母的鼓励下冲上防疫战场,或是在父母的影响下成为抗疫一线志愿者,为疫情防控工作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讲,良好的“家风”为孩子选择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成为体现家国情怀的一种风范,成为疫情防控中凝聚强大力量的无形载体。

良好“家风”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灯塔”,始终照亮前行之路。一个孩子在家庭的环境中长大,其为人做事的风格上都会带着深刻的“家庭印记”,这就是“家风”对孩子的影响。孟迪正是由于父母那句“该上的时候不能当逃兵”,义无反顾地走上战场。良好的“家风”下成长的孩子身上都会体现出一些优良的品格,或无私奉献,或勇敢果决,或担当负责。正是在“家风”的熏陶之下,这些孩子们在疫情兵临城下之际,选择为国家而战、为人民担当,把自己、把家庭与国家命运、人民利益紧紧捆在一起,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体现。

良好“家风”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抗疫一线人员无畏前行。孟迪、王诗雨在父母的鼓励和榜样力量下投身疫情防控前线,成为“家风”化人、育人的典范。而在这场全民皆兵的人民战争中,还有很多的“父子兵”“母女兵”“亲兄弟”“夫妻档”,也正是浓浓的“家风”号召他们为人民奉献、为国家战斗。家庭的认可是抗疫一线人员的精神支柱,家人的支持更是他们的力量之源,正是家庭的港湾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在抗疫战场上放手拼搏,也正是从良好的“家风”中,他们汲取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学会了奉献精神和担当品格,获得了同病魔做坚决斗争的勇气与力量。

良好“家风”是国家精神的一个缩影,体现的是家家为国才能国好家好家国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就犹如国家的一个个“细胞”。疫情当前,一定程度上说,只有全国疫情形势得到根本扭转,每一个家庭才能安枕无忧。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之一,屈原在《离骚》中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而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确,抗击疫情人人有责,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应像孟迪、王诗雨那样传承良好“家风”,拿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与担当,在国家与社会处于疫情危机之时,能够慷慨为国、英勇赴难,不因祸福而避趋之。

“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种价值理念和文化氛围,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良好的“家风”不仅能育人化人、塑造下一代,更能促使整个社会风清气正,国家精神面貌昂扬向上。疫情当前,每一个家庭都在为社会付出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良好的“家风”成了社会风气、国家精神的鲜明体现,凝聚着对抗病魔的强大力量。

【责任编辑:徐锟】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