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评:你可知“应收尽收”的背后,是怎样的努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2-10 14: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时间就是生命,收治工作刻不容缓,必须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救治患者。”连日来,中央赴湖北指导组一再指出,要不折不扣落实“四类人员”分类集中管理措施,真正做到应收尽收、不漏一人。

“应收尽收,不漏一人”。这句话既是中央赴湖北指导组对地方落地有声的指示,又是对所有受到疫情影响的群众的铮铮誓言。

新冠病毒的感染人数仍在上升,我们正在与病毒进行一场赛跑,要把被病毒传染的人都收进医院给与治疗,同时为没有被传染的人做好防护。唯有应收尽收,对每一位确诊者和疑似者进行隔离治疗,对所有密切接触者都进行医学观察,才能逐步缩小对病毒的包围圈,最终实现彻底歼灭。

“应收尽收”这句话的背后,凝聚了全国千万人的努力。面对武汉、甚至整个湖北依然严峻的抗疫形势,中央指导组和陆续从全国调集100余支队伍1.1万余名优秀医务人员驰援武汉;改造、扩容武汉协和、同济、人民等3家定点医院,集中优势力量救治重症患者;紧急调集20支国家医学救援队,较短时间内建成3所“方舱医院”,共计4000张床位集中收治轻症患者。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通过直播摄像头见证了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的神奇速度,通过媒体了解了开辟方舱医院的创举,更从各个渠道看到了各地紧急向湖北调配人员和物资的车流。某种意义上,这些设施建设完成和人员、物资就位,给“应收尽收”这句庄严的承诺提供了坚定的支持。

武汉雷神山医院全景

到2月9日为止,全国湖北地区以外新增病例连降五天,新增治愈病例600例。虽然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但我们有信心战胜它。等疫情彻底消散那天,当我们回首这段日子的时候,希望我们记住为战胜这场疫情而付出的人们。

他们是民族的脊梁。

评论员:张周项

海报设计:梁晨

【责任编辑:王晗】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