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评: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适度投资拉动不可或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2-04 14: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湖北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当地时间1月30日晚,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同时建议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nCov”。

除了给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以外,这一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又将给中国宏观经济带来怎样的冲击呢?

2020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或受较大影响

无须讳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中国短期经济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春节本来是走亲访友、旅游、餐饮等消费高峰期,但由于阻断疫情的需要,从整个春节假期到现在,几乎是全国的影院、景点等娱乐场所以及大型活动基本上都停下来了,走亲访友等个人、家庭消费也由于疾病基本上停下来了,因此,餐饮业、运输业、物流等消费、服务行业必然出现断崖式下滑。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消费已经占了GDP 6成以上,消费下滑对2020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核心数据可能带来不小的冲击。

此外,本来初七制造业等各行各业就应该开始复工,现在不仅全国性假期延长到2月2日,而且相当多数的省份把辖区内工厂复工时间定到了2月9日。从目前疫情发展来看,制造业、服务业等,都受到较大影响。

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十年里,春节黄金周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从2010年的3400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0050亿元,而今年受疫情影响,这个数据将面临断崖式下滑,餐饮行业面临大批退单,电影行业则全面停摆。

全年宏观经济影响可以通过扩张政策弥补

至于对全年宏观经济影响有多大,那么,就看持续时间。不过,目前政府对防控疫情的决心是空前的,不惜以工厂推迟开工等代价,也要阻断疫情传播,一方面是从人道主义考虑,另一方面也是想以最短时间遏制住疫情发展,把经济损失降到最小。同时,也给未来经济“弥补”或者是对冲留下更多的时间腾挪空间。

实际上,只要快速控制住疫情,无论从时间上来看,还是经济发展本身来看,中国宏观经济还是有足够的空间。以放假为例,中国乃至于各省市仍可以用带薪年假、周六日等,来冲抵春节假期延长的问题,服务业、消费等通过一些激励措施,完全可以把此前的损失弥补回来。而且,近几年,经过机器换人等产业转型升级,社会生产力早已是今非昔比,以制造业为例,我相信即便停工1-2个月,照样还是能够实现全年生产任务的,这个不需要太大担心。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列为“PHEIC”之后,相关影响程度可能加深且时间延长。不过,可以视为“黄牌”而不是“红牌”,因为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同时强调,世卫组织不赞成甚至反对对中国实施旅行或贸易限制。我的观点同样是,其影响程度及时间,取决于我国控制疫情的时间长短,而不是世卫组织。

只要疫情不持续太长时间,对于中国国际贸易、外商投资信心等不会造成持续性、根本性的影响,而且我国正在扩大对外开放,尤其是金融业的开放,A股等金融领域将会持续吸引外资进入中国。换句话来说,只要疫情控制的早,全年的外贸出口、外商投资等指标,通过努力还是有望完成既定目标,从全年看,仍有较大回旋余地。

即便造成一定的“损失”,但我们仍可以通过促进旅游、激励消费、加大补短板以及新基础设施投资等扩张性政策加以弥补,确保全年经济增长、就业等目标实现,这些以当前中国经济的韧性来说难度并不大。

传染病再凶猛,只要隔离阻断,就会被控制,因此,在如此严厉的“空城”举措之下,综合钟南山院士等权威专家的观点,笔者认为,如无大的意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会在短时间内被控制,不会持续时间太长,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也是短期的,即在第一季度会“咳嗽”一下,但不会并发大病,更不会伤筋动骨。

如何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

虽然上文提到,这一次病毒对于经济带来的冲击是短期性的,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置之不理,尤其是世卫组织将其列为“PHEIC”后,我们应该立即着手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所带来影响的对冲措施了。

首先,为了保障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适当调整财政、货币政策是必不可少的,具体来说就是逆周期调节要适当加码。比如,在春节假期过后,考虑适当降息,为企业降低资金成本;针对疫情影响严重的产业提供一定的税收减免;对一些新兴制造业给予适当的补贴,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等。

其次,适度的投资拉动同样不可或缺,而投资自然就需要基建出马,建议一些补短板、促民生等重大基建项目提前上马。实际上,我们不必谈基建就色变,基建也并非就是传统的 “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我国新基础设施投资的空间还非常打。我们此次完全可以把通讯设施等新基建作为突破口。国内铁路、公路建设已近饱和,投资边际效用递减,而以5G为主的通信设施则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我们恰可以抓住这个时间窗口,大力发展新型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既可以带动有关制造业行业发展,走出病毒阴霾,还可以加快我国通信技术迭代步伐,推动科技创新,新基建对我国未来生产率提升意义重大。

第三,重点关注中小微企业的生存状况,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即使我国宏观经济韧性较强,可以抵御病毒的冲击,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可能是生死攸关,本来此前利润微薄,而此次延期开工,依然承担的工资等刚性支出,市场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银行贷款依然要承担利息等,能损失惨重。因而,我们需要对中小企业给予足够的关怀和帮助。

最后,坚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为大方向,大力实施实体经济定向支持政策,以金融、财政政策鼓励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强健产业、夯实实业,是经济立于不败之地的不二法则,我们的宽松政策切莫导致产业低水平重复发展。(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

【责任编辑:曹静】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