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吉:绿色循环产业链让垃圾成了抢手货

2020-01-09 09: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垃圾分类,村民积分换商品

在报福镇景溪村,每天清晨,56岁的陈建荣就会开着保洁车,挨家挨户上门收垃圾。每到一户,他都会拿出手上的智能终端机,扫一扫贴在门上的二维码,然后将分好类的垃圾称重,倒入保洁车,相应积分便录入平台。老陈边忙活边说:“别小看这积分,家家户户都在意,拿积分可以换购不少商品呢!”

张新柱是景溪村村干部,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该村的垃圾分类专管员。在他的管理下,全村388户人家基本实现了垃圾分类。

“这一办法的实施,实现了‘前端分类信息化,流程管理云端化,就地处置减量化,循环利用资源化’的目标。”报福镇副镇长谢静川介绍,短短几个月,全镇垃圾减量达到30%以上。

作为全国美丽乡村示范区,安吉县2003年就建立了“户集、村收、乡镇中转、县集中处置”的垃圾处理模式,并试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10多年来,全县187个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垃圾就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率达到98.7%。

在城区,县里出台实施方案,生活垃圾实施居民粗分、企业细分的“二级”处置:居民只需将垃圾分为干、湿两种,“湿垃圾”投放到小区垃圾桶,转运到发电厂焚烧;而“干垃圾”则由县里引进的“虎哥”环境服务有限公司上门回收。每天,“虎哥”公司的120辆车开进一个个小区,每收集1公斤“干垃圾”,付给居民0.8元“生态金”,之后公司再将“干垃圾”细分,交给下游企业处理。

变废为宝,为不同垃圾找到出路

分好类的垃圾如何处理?安吉县的做法是为不同的垃圾找出路。

走进报福镇的资源循环利用中心,看到垃圾处理区域划分非常清晰:最左边是两台压缩生活垃圾的机器,全镇的生活垃圾在此中转;中间是台智能厨余垃圾处理机,可将厨余垃圾变为肥料,还山还田;最右边是可回收垃圾的堆放点,第三方公司会定期前来回收。

为处理工业垃圾,县里引进4家专业企业。走进递铺街道的浙江嘉鸿供销再生资源有限公司,9个工业垃圾处理车间都在忙碌,有的制作垃圾燃料棒,有的回收废轮胎,有的处理废铁。公司负责人介绍,以燃料棒车间为例,垃圾经人工分拣后进入自动化生产线,经进几道程序后,轻垃圾变成碎片状燃料,重垃圾变成燃烧棒,成为下游企业的绿色能源。他算了笔账:公司日处理工业垃圾80吨,一个月纯利润有120万元。

安吉是竹产业大县,一年竹子下脚料和竹屑就达40万吨。县里培育起15家企业,将“下脚料”制成竹纤维板、竹炭和燃料棒,实现了增值收益。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