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评:面对春运大考,用优质服务温暖回家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1-07 12: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不知不觉,一年一度的春运就在不远。届时,不管天南地北,不管万水千山,亿万人同时迁徙的壮观,只为了一次回家的心心念念。

对于铁路部门来说,每年春运“大考”如期而至,提前做好准备已是常态:覆盖所有高铁的电子客票将提供科技助力、长三角铁路推出的春运团体包车“定制服务”广受欢迎、新近开通运营的昌赣高铁让革命老区人们享受出行便利……不管是硬件加强还是软件升级,都在“服务旅客”之中找到映照。而服务,也始终是春运中一切工作的初心和落脚。

近年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予铁路建设实实在在的红利,不仅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更是完善了“从有到好”的升级。随着“八纵八横”高铁网络铺陈开来,“回家难”的吐槽声就在逐年减少。需求日益“多需化”的今天,交通行业与出行旅客的对接,已经细化到“车厢有没有wifi信号”“点餐能不能吃到特色小吃”等体验,这意味着,人们对于出行的感知也在悄然发生改变——旅途不再是物理位移,而是体验享受。这也对春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

我们都知道,作为国有大型企业,铁路部门肩负着更多的是公益责任,用更优质服务温暖旅客的回家路,是“答卷人”的应有态度。这不仅要看表白,更要看表现。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刷脸”进站、引路机器人、智能厕所、站内VR全景导航等便民举措不断应用到服务旅客中,光是看到这些即将引领2020年春运风潮的“黑科技”,就给予无限期待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用实施回空动车组列车票价打折来引导反向过节,试点实施进站口物品寄递服务,加强站区接驳联动以打通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铁路用精细化服务探索了春运新的路径,也为自身市场化发展引入了能量。

交通运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用更优质服务来完成春运“史诗级迁徙”任务,这注定不能是“一个人在战斗”。不管科技助力还是制度的建立,完成服务最为核心的那一部分,关键还是在于人。曾经有媒体这样记录铁路春运里一个车站的“微数据”:安检员每天需挥动安检探测仪上千次,信号员要完成上千次情况确认,售票工作间要日均出票五万余张,保洁员每晚“行车”50公里……让旅客体验更美好,简简单单一句话,是无数人为之的坚守与付出。

春运里的每一条回家路,充满着亲情守望的温馨,缱绻着儿时记忆的乡愁,更诠释着实干拼搏的真谛。面对一年一度的春运大考,用更优质服务温暖旅客的回家路,只为让出行的人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便是对奋斗的劳动者最高的礼赞。(谢伟锋)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