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方六千》:考古学家父亲与插画家女儿联手讲述文物的情感故事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10-22 16:4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年方六千:文物的故事》

郑岩,今年53岁,是一位考古学家,也是位艺术史学者,用翻译和想象来向读者传递文物的内涵。

“我用普通话表达古代的信息和学术术语,”他说道,“我也用想象找出那些尘封已久的遗迹背后的故事。”

郑岩的最新著作《年方六千:文物的故事》由中信出版社和活字文化联袂打造,旨在寻找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缺失的历史或文化细节。为了吸引年轻读者,书中配有插画,是由他学艺术设计的女儿郑琹语所作。

郑岩和他的女儿郑琹语联手合作《年方六千:文物的故事》,旨在寻找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缺失的历史或文化的细节。

在书中,郑岩描述了一个陶工因为工作没完没了而备感疲惫,进而怒气冲冲的场景——这反而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这位陶工制做了一件彩绘陶:一位女童在骆驼上小憩。这件陶器出土于陕西西安的一座唐代古墓。

郑岩捕捉到了陶工对老板的不满情绪,因为老板要求这件陶器要展示出各色人等的不同肤色和身体细节。这些人从西域来到长安做生意和游玩的。

他想象陶工在抱怨:“我累的不行了。我今天做的这个小姑娘也累了,求求你们,不要在我的作坊里吵吵嚷嚷,也好让我们歇会儿。”

郑岩称,这些文物不仅仅是考古物品,还暗含了人与物之间关系。

“我从文物制作者和使用者的角度重现场景和故事,但把结论开放给读者,”他还说道。“另外,我尽量避免宏大叙述,只强调日常事件的细节和人们的情感。”

本书讲述了89件出土器物的故事,时间从公元前5000年跨到明朝。郑岩说,他对每件文物的描述都不到500字,这样年轻读者就不会觉得无聊了。

郑岩还记得他第一次现场考古报告内容是10个出土的陶罐,当时用学术语言记录了它们的大小、形状和材质。他说,虽然他认同考古学的标准方法,但如果单纯地遵循这种标准,那么他“无法表达在考古现场和博物馆的感受”。

他说,考古在中国是一门科学,而他希望通过自己在这一领域的著作以及对外国研究的翻译,能引入文化艺术视角。

郑岩是位考古学博士,在2000年参与了西安大明宫遗址的发掘工作。他在山东博物馆工作了15年,后来到中央美术学院教书,他也曾在芝加哥大学和华盛顿国家美术馆访学。

郑岩在学术领域论著颇有建树。他表示,写《年方六千》这本书最大的困难是向大众传达研究的意义,而大众在这方面可能知之甚少。

“我很少在写作里用术语、理论和数据。我只写文物中最触动我的地方,”郑岩说。

“这有点像我对学生说的:写论文很困惑?去找你妈妈,告诉她你在写什么,让她明白。如果你在写作的时候卡住了,那就回到你最初要写作的起点。”

郑岩认为,文物一旦挖掘出来,时间就不再是线性的。“它们似乎能够折叠时空,将我们与我们的祖先和文化遗产联系起来,”他说道。

这本书是他与女儿郑琹语的首次合作。

她一开始对美术史并不感兴趣,因为父亲把大部分时间献给了考古文物,却没有空陪自己。

她说:“在写书的过程中,我一直问他问题,也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今年25岁郑琹语因为《刘心武爷爷讲红楼梦》一书配图而小有名气。不过,她认为这些文物插画有所不同,要更加写实。这本新书中,她只用彩色铅笔和水彩两种笔法。

她在博物馆里花了很多时间研究这些文物,听取父亲的建议:“去博物馆,拍照,发朋友圈并不是真的在参观博物馆。一旦拍完照片,你就会开始忘记你看到的文物。呆在那里就好了,看着它们,用自己的眼睛欣赏它们。”

热播电视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总导演徐欢认为郑岩的这本书让她有温暖的感觉。

“这是一种我们对父母的爱,是对我们自己文化表达方式,对我们历史的爱,”徐欢说。

“这些情感让文物活了。”

近来出现了一种用全新视角探视中国文化潮流,很多都是为年轻读者创作,包括根据同名电视节目《国家宝藏》和《给孩子的国宝》改编的图书版《如果国宝会说话》。这本书也是其中之一。

正如活字文化编辑陈轩所说:“用愉悦的方式追溯历史,这些书会是很好的选择。这些书很畅销。”

本文刊登于10月18日的中国日报 记者:梅佳

 

(梅佳)

【责任编辑:吴艳鹏】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