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流觞”艺术展亮相第四届中法文化论坛

第四届中法文化论坛——“一带一路”:文明对话与合作共赢——在法国尼斯举行。在此框架下,基于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长廊的一段旅程,以“曲水流觞” 为主题,中法十五位艺术家交流分享,分别创作,弘扬中法友谊。

“曲水流觞”艺术展亮相第四届中法文化论坛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10-11 11: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葡萄酒与艺术对话,惊艳蔚蓝海岸尼斯

中国日报10月11日电 第四届中法文化论坛——“一带一路”:文明对话与合作共赢——在法国尼斯举行。在此框架下,基于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长廊的一段旅程,以“曲水流觞” 为主题,中法十五位艺术家交流分享,分别创作,弘扬中法友谊。

7日下午,第四届中法文化论坛——“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与艺术对话展” 在法国尼斯地中海大学中心拉开帷幕,展览成果丰富,内容涵盖雕塑、绘画、水墨、摄影、装置及视频等。本次活动共吸引四百余名中法两国政界、商界及文化届嘉宾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陈竺,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赵永清分别致开幕辞。法国尼斯市文化部领导、欧美同学会党组成员等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

赵永清常委在开幕式发言中提到:“2012年以来,宁夏决定建设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文化长廊,搭建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览会平台,从产区保护、资金投入、科技支撑、人才培养、市场推介等方面全力推动葡萄产业快速发展。如今,昔日的戈壁荒滩上如绿玉一般的葡萄庄园片片相连,让曾经沉寂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览会已经成为宁夏产区对世界开放、向国际学习、树品牌形象、融文化精神、促产业发展的“盛宴”,宁夏葡萄酒正在阔步走向世界。2000多年前,中国西汉外交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从西方引进了葡萄品种和酿造技术,实现了西方葡萄酒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新时代,宁夏将秉持开放包容的气度,传承百年前中国有志之士赴法勤工俭学、促进中法文化交流精神,同法国在葡萄酒教育与艺术领域深度交流合作,培养更多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经营人才,为宁夏打造贺兰山东麓世界葡萄酒明星产区奠定良好基础。”

西汉,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从西方引进葡萄;今日,宁夏人继承并发扬“一带一路”的开拓包容精神,把它酿造进每一滴葡萄酒中。宁夏贺兰山东麓位于北纬37度至39度,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砂砾土壤富含矿物质且通透性好,是业界公认的世界酿酒葡萄种植黄金地带之一。秉持开放包容的气度,发扬创造融合的智慧,宁夏人对酿酒艺术的追求从未止息。

参加本次展览的艺术家包括:中国艺术家陈督兮、黄晓亮、卢彦鹏、王戈、李婷婷、李钢、何迟、胡尹萍,法国艺术家Lyes Hammadouche(列思)、Capucine Néouze(卡皮西纳•内乌兹)、Maÿlis Pourquié(马黎)、Niko de la Faye(尼克•杜拉菲)、Camille Franch-Guerra(卡米耶•弗朗西杰拉)、Simon Bérard-Lecendre(西蒙•贝哈德)、Tom Giampieri(多姆•纪昂皮埃西)等,他们分别以绘画、雕塑、摄影、装置等艺术形式,完成了一次葡萄酒与艺术的对话。

其中,陈督兮的绘画作品《天空》基于他对宁夏自然条件的直观印象:充足的阳光、干燥的空气、沙状的土壤,以及源源不断的黄河水的灌溉,形成了这里的气候和地貌,呈现在陈督兮的画作中。王戈的雕塑作品《圣杯》受到了西夏王陵塔状累叠结构的启发,中国传统宗教或祭祀的雕塑常采用此种塔状结构,王戈借鉴了这一结构,但在顶端放置了基督教传统中的圣杯。卡皮西纳•内乌兹的绘画作品《葡萄采摘者夫妇》在白兰地酒桶盖上作画,产自宁夏风土的葡萄酒,被存放在来自法国的橡木桶中,两相融合由此开始,而画面上的人正是内乌兹在宁夏之旅中遇到的两位葡萄酒工人。

展览开幕式最后,中法文化论坛法方副理事长、艺术8创始人Christine Cayol(佳玥)与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曹凯龙签署《中法葡萄酒大学合作备忘录》,中法双方未来将在贺兰山东麓合作开展葡萄酒文化教学与传播。

【责任编辑:孙若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