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建蒙巴萨KOT项目部参与蒙巴萨轮渡车辆坠海事故搜救

中国交建蒙巴萨KOT项目部参与蒙巴萨轮渡车辆坠海事故搜救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10-03 19: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刘汀铭将水下机器人投放至搜救水域。林治平摄

中国日报内罗毕10月3日电(记者柳洪杰) 虽然肯尼亚蒙巴萨港里科尼(Likoni)轮渡车辆坠海事故已经发生5天时间,中国交建蒙巴萨港新建基佩乌油码头(KOT)项目部应邀参与的搜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之中。

9月29日傍晚6点15份左右(当地时间,下同),一辆载有一对母女的小汽车在从南岸返回蒙巴萨主岛的李科尼轮渡上意外坠海。事故发生后,肯尼亚政府组织了肯尼亚海军、港务局等组织机构展开搜救打捞工作。但由于事发地为蒙巴萨港主航道,水流环境比较复杂,救援工作未取得有效进展。

10月1日凌晨,肯尼亚港务局向正在附近施工的中交KOT项目部发出协助搜寻坠海车辆的请求。项目部随即组织班子开会进行研究,根据项目现有的机械设备和现场环境情况,研究参与搜救活动的可行性。

刘汀铭在搜救船上操作水下机器人。林治平摄

项目部根据事发区域的海床地形环境、水深条件、水流情况进行分析,考虑到事故区域水面狭窄,水流湍急,水深最深处超过56m,水质浑浊,潜水员作业很难开展水下搜寻工作,认为将海洋生物监测用的水下摄影机器人用于事故车辆的海底搜寻具备一定的可行性,水下机器人下潜深度可以达到100米,并自带探照灯和摄像功能,能够在普通潜水员无法到达的深水区作业。

刘汀铭在搜救船上回答记者提问。林治平摄

在初步确定搜寻方案后,KOT项目部10月1日早上7点与港务局负责搜救行动的港务主管威廉·鲁托进行了沟通说明。港务局认为项目部的水下机器人搜寻方案可行,同意按照中交项目部方案实施。上午7点半,KOT项目经理林治平遂与安全总监刘汀铭携水下机器人奔赴港务局与鲁托进行碰头,制定了初步搜寻计划和搜寻范围。

上午9点,项目人员到达事故发生水域,并投放了水下机器人,按照计划针对目击者所述的车辆坠海点的下游、水深达37m的区域(车辆坠海时海水正退潮)进行了搜寻,由于大雨、往来的轮渡和船舶、湍急的潮水(流速2-3节)及能见度低等恶劣环境的影响,搜寻行动收效甚微,中交KOT项目小组根据当地政府总体安排,搜寻行动暂告一段落。

刘汀铭在遥控操作水下机器人。林治平摄

10月2日,当地政府为了更好的开展搜救行动暂时关闭了事故区域的航道,中交KOT项目部继续参与搜寻工作,根据港务局提供的军方声纳探测点开展搜寻,刘汀铭仔细操作水下机器人对47-56m米深的可能沉车水域不停地进行搜寻,并发现疑似的物体,但该区域水深且浑浊、能见度低,而且多年以来有不少其他坠海车辆,所以无法确定是否为本次事故的车辆;由于该深坑区域为整个航道区域的最深点,且海床地形较为陡峭,理论上事故车辆有可能随着潮流滑入航道内超过50米水深的深坑当中。

在结束10月2日的搜寻行动后,KOT项目部继续根据当地政府的需要,尽最大努配合开展下一步的搜救工作。

虽然很多当地民众对政府搜救部门装备不足、反应迟缓表示强烈不满,但对中交KOT项目部携带先进设备无偿参与救援表示感谢,更有网民在社交媒体上对中交参与搜救的消息,手动点赞。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