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来源:人民日报
2019-09-18 08: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亚吉铁路列车途经的埃塞俄比亚拉布车站,中埃两国乘务人员在合影。

本报记者 吕 强摄

阿塞拜疆高加索山脉深处村庄中的女孩。

李若渔摄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火把节上身穿彝族服饰的姑娘。

邬宪初摄(华为新影像大赛)

斯里兰卡马塔莱城内正在参加花街巡游的少年。

周 鑫摄

孟加拉国达卡市,路边裁缝店的小师傅在使用中国品牌的缝纫机做衣服。

巩 玥摄

肯尼亚内罗毕,参加足球赛的孩子们在赛前热身。这是中国志愿者为孩子们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嘉年华活动之一。

本报记者 吕 强摄

泰国曼谷华南蓬车站,乘坐火车结伴出行的学生。

金 星摄

意大利威尼斯的水上公共汽车上,一对姐弟正在亲密地玩耍。

窦 宇摄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各国各地区人民之间的交流往来不断加深。“微笑”,成为“一带一路”的共同语言。

我们精选部分“微笑”主题作品, 让一张张灿烂笑脸,展现“一带一路”的文化异彩。

世界之美,和而不同。一幅幅摄影作品,呈现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民心相通、文明交融的新景象,谱写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乐章。本次摄影展还与“华为新影像大赛”合作,摄影展入围作品与该大赛获奖作品将于10月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示。

【责任编辑:吴艳鹏】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