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油果落籍海南一甲子 藏在深山有人识

在白沙荣邦乡大岭路21号10幢旁,一株树干直径将近1米的牛油果树屹立在水泥村道旁,目测树冠直径超过10米,枝杈很多,但叶片有点稀少。不止是在白沙,最近几年,省内昌江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儋州市等市县也在试种牛油果,且有部分种植户初见效益。

牛油果落籍海南一甲子 藏在深山有人识

来源: 海南日报
2019-09-16 08:5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白沙荣邦乡大岭居一棵树龄超20年的牛油果树,高度已达10米。 海南日报记者 曾毓慧 摄

科研人员在儋州基地与管理员交流。 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

白沙牛油果种植户韦江苏的果树今年也迎来好收成。 曾毓慧 摄

  海南种植的牛油果基本上都是“大果型”。 海南日报记者 曾毓慧 摄

白沙种植的牛油果,每个的重量往往超过1斤,有的甚至逼近2斤。 曾毓慧 摄

【编者的话】

牛油果,拉丁学名butyrospermum parkii,柿目山榄科牛油果属,原产于墨西哥和中美洲,此后在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均有种植,但以美国南部、危地马拉、墨西哥及古巴栽培最多,我国广东、海南、福建、广西、台湾、云南和四川等地都有少量栽培。

由于牛油果营养丰富,尤其是含有大量安全、优质的植物脂肪,近年来颇受养生界,特别是主张“生酮饮食”者所追捧。

鲜为人知的是,海南岛在60多年前就已引种牛油果,最近10年因为牛油果在饮食界的走红,市场售价也开始走俏,本地果的价格并不比进口的低。然而,种植技术方面的瓶颈,一时间又让果农们乐观不起来。

牛油果又称油梨、鳄梨,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它原产于中美洲,是外来物种,属于“洋水果”。近年来,牛油果在国内水果市场行情持续看涨,也越来越受到海南食客的青睐。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牛油果就已“落户”位于海南中部山区的白沙黎族自治县,现今,这一略显稀罕的外来物种已在海南儋州、乐东、昌江等市县成功扎根、挂果。

不过,即便是现今农业科技日益突飞猛进,但牛油果还是摆脱不了根腐病等侵害,存活率、挂果率偏低已是不争的事实,也导致海南牛油果多年来始终停留在“特色”产业阶段,始终难以形成“龙头”产业,其背后的缘由值得探寻。

果苗迁种大岭农场

外皮翠绿,形似梨的椭圆外形,牛油果因此也被俗称为油梨。关于牛油果的味道,食客的口感可分为“对立”的两派,有人认为牛油果果肉缺乏汁水,口感干涩,并不好吃,这也难怪此前牛油果并不受国内食客欢迎。当然,也有人认为将微熟成淡黄的牛油果果肉切成若干瓣,含进嘴里慢嚼,顿感果肉质如奶油,滑润、粉香,惬意十足。

白沙牛油果电商“达人”郑云说,牛油果既可蘸着白糖、蜂蜜吃,也可捣成糊状粘在面包上吃,现今,更多的年轻人更乐意将牛油果混着酸奶搅拌成碎状当奶昔来喝。

根据国内外营养专家的说法,牛油果不仅含多种维生素以及丰富的蛋白质,钠、钾、镁、钙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也很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保护脏器健康等作用,近年来,吃牛油果似乎已成为一种养生时尚。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台湾1918年从美国引进油梨,1925年引入广东,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牛油果被列为我国南亚热带水果发展之列,开始连片生产和种植,并开展了引种试种、选育种、丰产栽培、病虫害防治及果实保鲜加工等方面的系统研究。连日来,海南日报记者采访了白沙农业农村局、白沙科协以及白沙大岭农场老职工,上述受访对象不约而同地认为,其实,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牛油果就已经被引进白沙大岭农场零散种植。

年近六旬的吴春长自幼生长在大岭农场,2013年至2016年担任大岭农场场长职务,较为熟知那段牛油果种植历史。

吴春长介绍,1950年代,白沙大岭农场就作为热带水果育苗和种植基地,从全国各地汇聚于此的知青以及归国华侨,开始在白沙大岭主要培植芒果、柑橙、红毛丹等热带水果和热带农作物。大约是在1953年前后,牛油果作为大岭农场附带培植的农作物,也开始在大岭农场辖区进行零散种植。据悉,最初的牛油果苗,大多是归国华侨从中美洲带回广东引种,而后才迁种至海南白沙大岭农场的。

看似好种管养难

看似好种,实则不好管养,这是白沙荣邦乡大岭居、光村的多名种植户的同感。

据介绍,牛油果果树进入丰产期后,平均每株至少可挂果百余斤,一些长势较好的果树可达两三百斤,甚至更多。但是,牛油果树亦有“娇贵”的一面,遇上高温、天旱,挂果量锐减,如果雨水过于充沛,容易滋生根腐病,导致整株枯萎。

“牛油果的根腐病很难治,即便是经验再丰富的老种植户,面对根腐病也几乎没辙。”多名种植户介绍,在牛油果种植过程中,大多情况是前一两年长势还不错,可到了第三年开始迎来挂果期时,就会出现根腐病导致果树成片枯萎的情况。此外,牛油果的根系入土相对较浅,枝条也比较脆弱,台风、强风来袭都会导致整株受损减产。

“这几乎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据我了解,无论是海南省内,还是国内,几乎没有成功的规模化种植基地。“白沙科协主席邢福顺说,近年来,在参与农技扶贫过程中,他也曾多次与省级农技专家以及当地种植能手深入基地探究根腐病,发现尤其是到了第三年即将挂果时,牛油果的根腐病可谓防不胜防,尽管农技专家与种植能手“各显身手”,但大多无法治愈。

在白沙荣邦乡大岭路21号10幢旁,一株树干直径将近1米的牛油果树屹立在水泥村道旁,目测树冠直径超过10米,枝杈很多,但叶片有点稀少。

据称,该树树龄已超过20年,几乎是当地“非常有辈分”的牛油果果树了。72岁的谢老伯是它的主人,他说,早在几年前,这株树的年产量就有好几百斤,不过,从两三年前开始,树叶日渐凋零,产果量也随之骤减。

“现今,在大岭农场片区,树龄能超过10年的牛油果树并不多,超过20年的几乎是屈指可数。”邢福顺介绍,相比起偏远的山林或坡地,种植在房前屋后的牛油果树存活率与挂果率往往偏高。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前10年,由于遭遇种植技术瓶颈,再加上牛油果消费群体相对偏小,市场销路并不顺畅,牛油果产业随之陷入了一个萧条期。

抢先机 市场行情看涨

岁月轮换,牛油果从萧条轮转至风靡,就是那么短短几年时间。

在信息快速传播以及电商行业的催化剂作用下,近年来,牛油果也受到越来越注重养生的国人青睐,身价随之看涨,即便是藏在深山也有人识,可谓一点都不愁卖,抢占先机的白沙当地种植户从中受益不浅。

在白沙荣邦乡大岭居(原大岭农场辖区),年过七旬的金华勇是当地颇有名气的种植户,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他就学着老一辈农场人在自家房前屋后的空置地种了几十株牛油果,长势与挂果量一直都不错。大约是在10年前,金华勇似乎提前预判到了牛油果的商机,在短短四五年时间里,补种了百余株牛油果,并花大力气施肥管护,也迎来了好收成。就在3年前,他又补种了两三百株,预计明后年将迎来收成期。

“每斤收购价大多为15元至17元,但每斤的电商销售以及市场零售价大多为20至25元。”在白沙牛油果电商“达人”郑云看来,海南牛油果的市场优势在于“早熟”,通常情况下,海南本地种植的牛油果每年六七月份就迎来收成期,到了九月份就已经进入收成尾期,而国内的牛油果盛产地如云南、广西等地,直至九月份才开始迎来收成上市,相比之下,海南的牛油果无疑是抢占了市场先机,价格持续攀升,甚至供不应求。

“手上攒着好几份订单,就是找不到优质的牛油果来发货。”郑云说,今年上半年大旱,这两个月以来雨水又相对偏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牛油果的挂果数量与质量。

风险大 难成龙头产业

“老一辈人都说牛油果不好种,但眼下的市场效益真不错,长远行情也看好,我还是想先种一批试试,攒点经验。”“80后”韦江苏无疑是现今大岭居少有的年轻种植户,4年前在大岭居种植了100多株牛油果,今年约有四分之一迎来挂果,虽说产量不高,但至少入账万余元,这也让他开始尝到了种植牛油果增收的甜头,也坚定了今后继续扩大种植规模的信心。

相比之下,白沙荣邦乡光村种植户陈明利显得更大胆一些,3年前他一下子试种了300多株,还雇请了当地种植能手指导栽培,现今这批果树的存活率约有90%,长势看似不错,但他坦言从未盲目乐观,眼下是雨季,务必要保证种植基地排水顺畅,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根腐病的发病率。

“牛油果的市场十分看好,但根腐病没法攻克的话,不宜大面积铺开种植,眼下只能当成一个特色产业,难以形成当地龙头产业。”据有关人士估测,目前,白沙应是海南牛油果产果量最多的市县。如果管护到位,3年后,仅仅是白沙大岭周边将有上千亩牛油果迎来收成期。不过,在根腐病等困扰下,实际能有多少挂果量,这还是一个未知数。

不止是在白沙,最近几年,省内昌江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儋州市等市县也在试种牛油果,且有部分种植户初见效益。

4年前,昌江石碌镇香岭村的陈海、陈湖兄弟俩从白沙大岭农场引进了700多株果苗种植,今年已有三分之一的果树迎来首轮收成。虽说第一年挂果率偏低,但迄今为止已累计销售了六七千斤。据悉,兄弟俩的果园去年也曾有不少果树出现根腐病症状,至少有六七十株枯萎。兄弟俩不免也担心,待到明年挂果时,那个可怕的根腐病能提防得住吗?(记者 曾毓慧)

(曾毓慧)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