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记录中国—走进重庆酉阳”活动正式启动

李弘扬

“应对气候变化·记录中国—走进重庆酉阳”活动正式启动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8-04 21: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8月4日电(记者 李弘扬)今天,由中国气象局主办的“应对气候变化·记录中国—走进重庆酉阳”活动在酉阳正式启动。此次活动将考察酉阳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积极探索以及绿色发展的模式创新。

启动仪式上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副巡视员李峰,华风气象传媒集团副总经理王晓江,重庆市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顾骏强,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任序江分别致辞。

李峰指出,走进酉阳活动以“气候变化背景下基于自然的绿色发展之路”为主题,旨在探访酉阳走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双赢之路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支持,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王晓江表示,活动以“中国天气”品牌服务地方生态建设,这是气象品牌以更积极、更主动的姿态融入到地方生态建设,积极服务于绿色发展、绿色脱贫。

重庆市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顾骏强称,优良的气候禀赋孕育了酉阳世外桃源美景,重庆气象将坚持“高质量高品质气象”发展思路,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任序江县长表示,近年来全县空气质量稳居重庆前列,水体质量持续优良,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61.5%,入围“全国国土绿化模范县”,荣获全国首个“中国气候旅游县”称号。2018 年接待游客 1460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66 亿元,以生态旅游为重点的生态经济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崛起的增长点、生力军。

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中国旅游研究战略所所长吴普还分别作了关于酉阳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以及气候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报告。丁一汇指出,受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等外强迫的影响,未来酉阳年平均和冬、夏季平均气温都将持续上升,且冬季升温速率更为显著。但酉阳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能够积极应对并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积极探索及创新,探索生态保护与发展双赢之路,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促进酉阳乃至全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与战略转型,使酉阳成为全国气候适应型典范。吴普表示,酉阳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促进旅游与气候融合发展。

同时,在此次活动上中国天气网、酉阳县气象局、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联合发布了全国首个星空预报产品,打造地方气象服务特色、助力地方气候旅游开发,助力地方脱贫攻坚。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参与和配合,“应对气候变化·记录中国”活动形象大使宋英杰向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倡议开展气候保护行动,呼吁大家争做生态文明传播者,美丽中国奉献者。

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生态禀赋优异、气候条件突出的传统农业县,酉阳如何积极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建设,解决现实中脱贫攻坚的发展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关乎重庆发展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

为此,8月4日至6日“应对气候变化·记录中国”考察团将以“气候变化背景下基于自然的绿色发展之路”为主题,走进青花椒基地,了解石漠化治理现状及青花椒种植如何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探访五亿年前形成的叠层石群,考察气候变迁留下的历史证据和形成机理;走访花田梯田,见证当地生态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机制,以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绿色发展道路;前往两罾千年金丝楠木群,考察当地对气候资源的保护。此外,他们还将关注地方为实现美好生活愿景做出的努力,共同见证“国内首个星空预报”的推出。

本次活动由中国气象局主办。“应对气候变化·记录中国”活动是气象部门联合各大媒体共同报道的一系列气候变化实地考察与科普宣传活动,旨在从科学角度见证气候变化、面向公众宣传应对气候变化。

自2010年以来,“应对气候变化·记录中国”先后在青海三江源、内蒙古阿拉善盟、江西鄱阳湖、广西红水河流域、广东沿海城市、湖南洞庭湖、内蒙古锡林格勒、甘肃河西走廊、陕西秦岭、新疆丝绸之路、福建海上丝绸之路、新疆伊犁进行了12次考察。

考察团从气象科学研究和媒介传播的综合视角,走访了上述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典型区域,看到了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出现的冰川融化、干旱、海平面上升等不利天气气候事件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验证了我国多年来的气候变化观测与研究成果,同时也看到了各地政府和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采取的积极举措,以及为实现美好生活愿景做出的努力。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