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传江  >>  正文
鞠传江:说酒
鞠传江
2019年05月13日

中国人更喜欢用酒表达情感,追求那种饮酒的境界感,节假日里人们沉浸在家宴及朋友聚会气氛中更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我更喜欢品酒的那种感觉,浅浅斟杯,细细品味,因为只有在品酒中才可以感受到酒的芳香和魅力。

中国是酒的国度,酒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相传夏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历史典籍的《世本》、《吕氏春秋》和《战国策》均有仪狄造酒史实的文字记载,在如今发掘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中就有精美饮酒器更印证了酒的历史久远超过4000年了。

有人将中国人饮酒的境界划分为九个层次。形容人在不同酒量作用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分别是怡情小酌、诗情微醺、迷离浅醉、飘然沉醉、胡言酣醉、狂舞烂醉、失忆酩酊、哭笑无形、骇俗裸奔。每一种境界都折射和反映出人对酒精的耐受程度、情绪控制能力、性格特点和德行修养之深浅等等。当然这些不同境界用另外的语义去解释,可谓之,情人对饮的浪漫之酒,边饮酒边吟诗作赋的文酒,壮士征战出行的武酒,胜利凯旋的庆功酒,有闲之人饮酒作乐的闲酒,借酒浇愁的闷酒和节制无度的疯酒。

其实,喝酒的境界何止这些?酒就像一把钥匙,会将每个人的心绪打开,千百人喝酒就会有千百种境界。酒更像是一个魔导,会导演出万千饮酒者的无数悲喜剧来。

中国喜欢饮酒的酒民庞大,历史悠久的黄酒、米酒、白酒,加上外来的啤酒、红酒,以其不同特色吸引着不同的消费群体。据测算,中国不同酒的爱好者超过8亿,其中喜欢白酒和啤酒的酒民超过5亿,由此拉动中国庞大的酿酒产业经久不衰。

来自中国酒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计2546家,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8122.74亿元,同比增长10.20%;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476.45亿元,同比增长23.92%。其中白酒,完成酿酒总产量871.20万千升,完成销售收入5363.83亿元,同比增长12.88%;实现利润总额1250.50亿元,同比增长29.98%。啤酒总产量3812.24万千升,完成销售收入1472.5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21.85亿元,同比增长5.61%;葡萄酒总产量62.91万千升,完成销售收入288.5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0.63亿元。2018年中国葡萄酒进口量为729677千升。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全国酒类消费是多么惊人。贵州茅台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白酒明星,其股价目前超过900元,列中国股市几千只股票价格第一,足见名酒的粉丝和市场效应是何等厉害!

人们往往把酒称之为天地精华,以粮食或水果做酒基,在蒸腾和陈酿中造化,酒水相容,馥郁飘香。于是,便有了白酒、红酒、黄酒、烈酒、甜酒等不同色调和不同风格。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酒被作为重要的祭祀用品,在祭天地、拜诸神、敬祖先,甚至出征、凯旋等仪式中必以精美的酒器盛之,以至于从远古至今留下了式样繁多的精美盛酒之器,包括陶器、青铜器、玉器、金银铜锡等不同材质。

酒是人们心情的催化剂,酒香所至,会让欲望升华,更会使灵感芝麻开门。自古至今,酒与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催生了名垂千古的锦绣文章。古代诗人或贪杯嗜酒,或海量豪饮,或日必小酌,杯盏对饮,饮酒歌唱,言志抒情,没有酒似乎是难以写成诗的。是“借酒浇愁”,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全以诗人心情兴起,世事沧桑在杯酒中往复,人间百态在酒香中演绎成华美诗章。留下传世名篇《桃花源记》的东晋诗人陶渊明,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官而去,归隐田园,酿酒赋诗。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饮酒二十首》,写下了他饮酒之后的各种心境,以“醉人”的诗句针砭世态或倾吐困顿不平,也有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流露。以下这首《饮酒 其五》就是作者的自画像,写出了诗人饮酒之后远离世俗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用回归自然来对世俗价值观予以否定。“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酒仙”李白,无酒不成诗,所谓“李白斗酒诗百篇”,他在《寄内》诗中就说:“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在他传世的诗文中,写到酒的就多达一百七十余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可以说,酒成为他浪漫主义诗章的催化剂,豪饮且醉,方能诗思泉涌。不然,如何能够写出《将进酒》那样的恢宏绝世之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李白通篇借饮酒写出了他的人生经历跌宕起伏和感悟,情真意切,气势磅礴。

杜甫自幼就酷爱饮酒,他写的饮酒诗也非常多,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用酒诗记录他的心境和际遇, “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杜甫《独酌成诗》),酒醉而成传世佳作。

而白居易留存诗2800多首,涉及酒的900多首。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以酒表达了别离的情绪:“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有人形容,《全唐诗》既是诗册,亦是酒窖,欣赏诗人们的诗作便能闻到酒香了。其他朝代的诗人写酒名作更是数不胜数。对于诗人来说,饮酒便是获取灵感和抒发诗情必不可少的步骤了。

而酒与书画家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古今中外,有众多的画家创造了饮酒和宴席的名画。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梵高的《喝酒的男人们》、莫奈的《波尔多葡萄酒》、毕加索的《喝苦艾酒的人》,中国五代大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等等。要知道,这些大画家都是饮酒高手,正是那些美酒夜宴为大画家的创作注入了灵感和素材。

历史上,酒与宫廷争斗、领土纷争、政权更迭相关联的事情很多,酒作为工具演绎了太多流传千古的“酒局名宴”。尽人皆知“鸿门宴”,是司马迁记载的2000多年前秦朝灭亡后两支抗秦军队领袖之间权利之争的精彩“酒局”。其实,在那之前和之后还有更多的酒宴对饮酒者乃至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善做长夜之饮的商纣王,好酒淫乐,顷酒满地、悬肉为林,最疯狂竟有七天七夜狂饮不止,最后变成了亡国之君。越王勾践甚至用酒来奖赏生儿育女的国民以刺激人口增长。三国时期的曹操煮酒论英雄,建立大宋王朝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均显现出酒在政治斗争中的妙用。

对于普通人,饮酒成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酒成为情绪的晴雨表,或感动和欢笑,或忧愁和烦恼,或久别相逢和远行离别,或思念和怀乡,均可以酒来寄托、宣泄和排解。

由于文化差异和习俗,中国和西方形成了不同的酒文化,在饮酒和品酒中形成了巨大差异。中国人看着西方人摇着酒杯喝酒如同品茶闻来闻去不舍得喝,而外国人看中国人满杯“干”下昂贵的葡萄酒如同暴殄天物,均感到对方不可思议。

几千年来中国围绕着酒桌而形成的礼仪林林总总,由敬酒、劝酒形成的种种习俗体现着尊卑长幼传统的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中国,酒成为一种特殊的纽带维系和影响着家庭及社会关系的情亲和友情。

尽管饮酒通过感官味觉体验进而升华到精神追求和享受是每个饮酒者的相同过程,然而西方人将饮酒的过程演变成了对味觉的极致探究和追求,一定要从一点一滴的酒中体验到是草莓香、板栗香还是玫瑰香来,甚至将酒作为特殊的艺术品来欣赏、品尝。而在中国,酒是表达情感的工具,扮演着情感表达、公关、交际,推升情绪走向亢奋的独特角色,只要火辣不上头,能够激发出豪情来,酒的多少与感情的深浅关系极大,至于是酱香、清香、还是芝麻香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无需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酒文化、酒习俗进行高低优劣甚至于对错的评判。不管品酒还是畅饮都是过程,是体验,更是享受,是生活方式的选择,是感情宣泄的需要,是人们生活多姿多彩的一部分。

中国日报网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