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造医疗器械创新中心 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居全国之首

北京市药监局积极服务引导企业研发注册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在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54个创新医疗器械中,北京市企业研发的共有18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居各省市之首。

北京打造医疗器械创新中心 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居全国之首

来源: 中国日报
2019-03-07 16: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北京3月7日电(记者 辛闻) 记者今日从北京市药监局获悉,近年来北京市全力打造北京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北京市药监局积极服务引导企业研发注册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提供严谨高效的审评审批服务,自国家出台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以来,在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54个创新医疗器械中,北京市企业研发的共有18个,占全国获批总数的1/3,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居各省市之首。

其中北京市企业研发的“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植入式骶神经刺激器套件”“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更好的满足了群众的健康需求,为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全力以赴服务创新产品注册北京市药监局在审评审批过程中对企业申报创新医疗器械开通绿色通道,实施专人负责、提前介入、全程指导,创新审查时限由20日缩短至2日,注册质量体系核查时限由30日缩短至6日,加快推进这些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临床需求迫切的创新产品上市,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北京市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和监管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创新医疗器械早一天上市,患者的幸福感觉就多一点。”

国内首款“可降解”血管支架获批上市近日,北京市企业自主研发的医疗器械创新产品“生物可吸收冠状动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通过了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审批,是国内首款获准上市的生物可吸收支架,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研发制造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产品基体及药物载体涂层可在体内逐步生物降解和吸收,无永久性支架留存患者体内,降解后患者血管基本恢复至原位血管的弹性,与金属药物支架相比安全性无统计学差异,是国内首个用于治疗原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狭窄的生物可吸收支架。对部分疑难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为冠心病患者与医生提供更加卓越的解决方案。

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使临床手术更加安全便捷过去,临床医生在实施神经外科手术时需要使用传统头架,存在手术疼痛、视野死角等缺点,由北京市企业研发的创新医疗器械“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用于5岁以上的儿科患者及成人患者的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的定位定向,与传统头架立体定向手术相比,具有患者痛苦小、可用于儿科患者、手术操作无死角、手术效率高等优势,与进口同品种器械相比具有颅内出血风险更低、临床使用更安全便捷、价格低1/2等优势。

国产骶神经刺激系统打破进口产品垄断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为特征的疾病,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增高,患者常伴有尿频、夜尿以及尿失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增多,但当前的药物和手术治疗手段对部分患者效果不理想。目前,“骶神经刺激器植入”手术通过采取骶神经电刺激的方式,帮助患者控制排尿,极大改善患者排泄障碍,提高生活质量,但是由于进口的骶神经刺激器过于昂贵,接受植入手术成为许多患者的奢望。北京市企业研发的“植入式骶神经刺激器套件”通过国家药监局注册,填补了我国没有国产骶神经刺激系统产品的空白,打破了进口产品对中国市场的垄断,和国外产品相比,该产品性能更好,价格约为进口产品的2/3,大幅减轻了患者经济压力。

(辛闻)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