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前驻华大使:改革开放成果归功于中国人民与生俱来的创业精神

作者:刘小涵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11-07 13:50:58

英国前驻华大使:改革开放成果归功于中国人民与生俱来的创业精神

深圳街头印有邓小平画像的大幅标语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日报网11月7日电 1983年,时任英国驻华外交官的高德年(Anthony Galsworthy)回到伦敦短休,他迫不及待地将中国经济发展和市场转型的消息告诉了英国的同事。

为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1983年是改革开放的第五个年头,这一政策激发了中国民众的创业精神。高德年兴致勃勃地跟同事谈起了中国的发展变迁。

不过同事们有不同意见。他说:“大家……都不是很感兴趣。”

高德年如今已是73岁高龄,当他略带幽默地谈起往事,他一脸骄傲。让他骄傲的是中国,这个影响了他一生的国家,经历了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

1967年,22岁的高德年赴香港学习中文。从次年起至1972年,高德年一直在英国驻华代办处工作。1981年至1984年,他在英国驻华使馆相继担任了一等秘书、公使衔参赞等职务。

1990年至1993年,高德年任中英联合联络小组英方代表,这是为磋商香港主权交接相关事宜而成立的一个机构。1997年至2002年,高德年担任英国驻华大使。

为接受《中国日报》的采访,如今已经功成身退的高德年特意赶到伦敦市中心,他系了一条蓝色领带,上面还印有金色的“中”“英”二字。

他说,“这条领带还是我当驻华大使时设计的,当时我们在英国定制了一大批,是我赠予中方代表的礼物。任期结束时,我决定也送自己一条。”

尽管高德年在1983年就对中国的发展颇为关注,但是中国经济的潜力如此之大仍是他始料未及的。直到他回京就任驻华大使时,他才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巨大潜能。

他说,“1998年,我去参加德国驻华使馆举办的晚宴,晚上8点,服务生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让我去接电话。”

当时《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载文称中国政府要让人民币贬值,英国财政部看了之后大惊失色,马上打来电话询问。最后证明那是个假消息,不过,这件事反映出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高德年说,“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中国经济在15年里增长有多大,快到即使在下班时间也要给驻华大使打电话确认消息是否属实。”

20年转瞬即逝,现今中国在世界金融舞台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2016年,人民币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跻身全球储备货币之列,人民币的重要性获得提升。

现如今,人民币有点风吹草动,都会引发不仅是英国财政部还有成百上千的银行家和资产管理人的关注。毕竟,2016年伦敦已取代新加坡成为仅次于中国香港的全球第二大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

所有这一切都应归功于1978年邓小平实施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政策激发了民营企业家的创业热情,扩大了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推动中国融入世界经济。

回望过去,高德年用“突飞猛进、惊天动地和野蛮生长”三个词来描述改革开放。他所谓的“野蛮生长”是指中国营商环境一路高歌猛进,规则制度追着不断完善。

高德年认为改革开放的成果应该归功于中国人民与生俱来的创业精神,这种精神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用武之地。他说,“这就像是把一个缠起来的、无法弹跳的弹簧突然放开。”

20世纪80年代,高德年注意到中国经历了诸多变化。走进商店,之前态度冷淡的店员现在开始劝说顾客购买商品了,他立马意识到这是引进物质激励的结果。

他回忆道,“这都是些细微的变化,当时我们还未曾意识到改革会给中国带来多大的转变。”他还补充说,西方世界直到21世纪才充分意识到中国的经济实力有多强大。

“到了21世纪,西方才发现中国即将跻身世界经济大国之列。中国发展突飞猛进,让人很难把今日的中国与过去的中国联系起来。”

高德年在80年代参与中英香港主权交接谈判的过程中曾多次见到过邓小平。

高德年称,“在我的印象里,邓小平是一个目标明确且能吃苦耐劳的人。他相当务实,看重结果。”

邓小平不开口就能表明态度这一点也让高德年很是钦佩。“他借痰盂表达情绪,他都用肢体语言。”

关于邓小平的痰盂有一个经典事例。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与邓小平就香港问题展开会谈。

会谈伊始,撒切尔夫人提出由英国继续管理香港。听到这,邓小平大声地往座位旁边的痰盂里吐了口痰。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也许正是高德年观察到的邓小平身上的这种“目标明确”“吃苦耐劳”的品质让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

高德年表示,他很高兴看到中国在习近平的领导下,继续朝着邓小平的目标奋进,特别是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高德年用“务实”“坦率”来形容习近平主席。

他说,“我期待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们一直在努力推动的。”

(编辑:齐磊 吴彦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