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羽西:连接中国和西方的桥梁

作者:王林艳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9-19 17:34:41

靳羽西:连接中国和西方的桥梁

1986年,靳羽西推出了她的电视节目《世界各地》。受访者供图

中国日报网9月19日电(记者王林艳)如今,中国人去国外旅游、留学,在国内看好莱坞大片,在网上购买全球时尚品牌,和世界各地的人做生意,大家对这一切都习以为常。但在32年前的1986年,中国人是通过看一档电视节目——靳羽西制作并主持的《世界各地》——才第一次看见外面的世界。

这档时长15分钟、每周播出中英文版本的节目是中国第一档旅游节目。它将西方社会的面貌带到中国人面前,中国观众们因此而看到了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雅典卫城、英国的泰晤士河和美国的棒球比赛等等。

《世界各地》还汇集了各类新奇的想法和对各类社会问题的讨论。

“早年间,我们在节目里谈到生态、环境、贫困人口住房、瑞典的妇女平权问题以及其他类似议题,这都是他们(中国人)在那时从未想过的问题,”靳羽西说,“我们的目标就是给予中国人以全球视野。”

靳羽西受中国政府邀请,与中国中央电视台在1984年签订合同,制作了此节目。

《世界各地》总共48集,在中国播放了一年,内容涵盖14个国家,每周三亿观众的收视量使靳羽西成为了在中国拥有最多观众的电视人。

靳羽西说,在《世界各地》播出以前,太多中国人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这档节目改变了中国人对中国以外世界的“想象和看法”。

“太多中国人对我说,‘我从来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是你,让我知道了这么多,’”靳羽西回忆道。“有时候,当我走在纽约的街头,会有中国女人走上前来对我说‘羽西,我想要谢谢你。你启发了我,正是因为你,我才来到了这里。’”

因为《世界各地》,靳羽西成为了焦点,不仅赢得了媒体报道的盛赞,同时也收到了中国观众热情的来信。一家杂志称她为“当代的马可·波罗”,《纽约时报》则发表评论说:“靳羽西的节目对中国、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我去年去了几次中国,感受到了中国人对我极大的热情和喜爱,就好像我是他们一个刚回国的亲戚,或是一个与他们分隔许久未见的老朋友。每到一处,我都深深感动于中国人给我带来的真真切切的温暖。”靳羽西在她同样名为《世界各地》的书中写道。她于1946年出生于中国南部的桂林,两岁时与家人一起去了香港,之后又去了美国学习生活。

《世界各地》这本书于1987年出版,写作的起因是当时的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艾知生让她写写怎样制作电视节目。“他说,我们不知道怎样制作电视节目,而这本书能教会中国人。当时中央电视台每天只播出六个小时的节目,这是我听过的最棒的事情之一了。”靳羽西回忆道。

在《世界各地》得到官方播放批准之前,靳羽西需要做三个样片。为了尽力表现地“非常礼貌”,羽西学着当时电视上中国记者的着装风格,在样片中穿了一件黑色外套和一件翻领小衬衫,画了淡妆。靳羽西回想起艾部长曾问她:“你在美国主持节目也这么穿吗?”他接着说:“我要求你在中国做节目跟在美国做节目一样,因为我们想向你学习怎样做节目。”

“那种感觉太棒了。”靳羽西笑着说。

自那以后,中国观众便认识了这位留着经典“蘑菇头”、画着欧美妆容、穿着洋装的主持人。 

给妇女带来独立自主  

靳羽西:连接中国和西方的桥梁

1996年,靳羽西在上海一家购物中心教顾客化妆。受访者供图

在《世界各地》播出之后,靳羽西便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字。她的穿衣风格和发型同样震惊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中国人。那时候人们穿得都差不多,一律短发、素颜,看起来也都大同小异。

“在嘴唇上涂口红着实是个怪异的想法。那时候只有女演员才涂口红,而现在,在嘴唇上涂口红就跟早晨把牙膏挤到牙刷上一样平常。”靳羽西在她纽约的公寓内说。

这样的改变源自19929月,靳羽西在上海推出了第一款同名化妆品。两年之后,她在中国南部的广东省深圳市注册了一家公司。

专柜开幕仪式在上海第一百货商店举行,当天,商店内挤满了想要看一眼靳羽西的人们,人多到就连警察也维持不了秩序。靳羽西不得不换到一个更大的商店——华联商厦,她在那里与人们交流,并向他们示范怎样化妆。羽西品牌柜台开始营业的第一天,就创下了2万元(3000美元)的销售记录。

“这就像是给中国人带来了一缕新鲜的空气,就像我们的电视节目那样,”靳羽西回忆着,“我们用不一样的颜色装点了整个中国。”

“这让人感到愉悦——你可以有自己独特的打扮,你不必非要跟其他人看起来一模一样。你就是你。重点在于,我们给中国妇女们带来了某种意义上的独立自主,这种精神比其他任何事物都更加重要。”

中国化妆品市场的潜力因改革开放而得到了释放。靳羽西的化妆品公司从最初在上海的三家商店扩张到了遍布整个中国250个城市的800多家店。在多年间,不论是市场份额还是销售额,都位居行业第一。

“我们的销售额是百货商店里其他柜台的十倍。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赋予了中国妇女独立自主的精神。”靳羽西说。

此后,她从1200位申请者中挑选出30位,教她们化妆技巧。这些人是中国第一批美容顾问,她们不仅销售化妆品,还为顾客化妆,教给顾客化妆小技巧。

“在我推出化妆品之前,中国人从未听说过‘时尚’这个词。我们将时尚带到了中国。在这之后,中国女人们开始说出‘我想要变得漂亮’,中国时尚也由此开始萌芽。”

如同《世界各地》电视节目,靳羽西的化妆品也影响了数百万中国女人。要知道,那是一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

靳羽西说中国人改变的原因非常简单:

“第一,中国政府想要改变发生。他们想要在多个方面得到改变,他们想要改革开放。但如果人民对外部世界全然不知,该如何开放呢?所以他们很聪明。他们利用电视……他们想要最大程度地利用电视来教育人民。这是最重要的。”

“第二,中国人已经准备好迎接改变的发生,”她继续说道,“我很担心会有人对我说我做的事是有害于中国的。我非常害怕。但事实恰恰相反,因为中国妇女已经准备好要改变自己的外形。”

靳羽西强调,这里的关键词是“准备好”,而她的出现刚好助推了这一改变的发生。

“人们很好奇,他们也准备好了,而我正好成为了帮助他们的那个人。一切都是恰到好处,天时地利人和,”她说。

“如果我现在制作一个新的电视节目,它不会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如果我今天开发了一条化妆品生产线,它也不会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它们当然也会成功,但绝不会有当时那样深远的影响。” 

中国游记

靳羽西:连接中国和西方的桥梁

1987年,靳羽西在广西桂林拍摄纪录片《变化中的中国》。受访者供图 

自在美国周播的获奖电视节目《看东方》播出以来,靳羽西被誉为第一个连接东方和西方的电视记者。《看东方》是她制作的第一档主要电视节目,也是同类节目中第一档向美国人介绍包括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亚洲国家文化的节目。

靳羽西发现,西方人对亚洲,尤其是对中国不甚了解,甚至存在一些误解。因此,她认为帮助美国和中国彼此了解是她的职责所在。靳羽西在1988年制作并主持了一部电视记录片《变化中的中国》。

靳羽西从她的家乡——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开始,向北到上海、杭州,最后来到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每到一个城市,她都拍了纪录片,展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下城市的发展情况。

1988622日,这部时长一小时的纪录片在华盛顿的WUSA-TV播出,在美国引起巨大反响。靳羽西让自己成为一座连接中国和美国的桥梁所付出的努力也获得美国国会的认可,国会授予她“民间大使”的称号。1988727日这一天的《美国国会记录》说道,该节目“在规模和主题上都是无与伦比的”。

“靳羽西的纪录片让我们开了眼界,里面介绍的好多地方我们之前都只是略有耳闻。她对中国的描绘充满魅力和热爱,讲解深刻,让我对这片古老的土地正在发生的变化有了新的认识,”美国国会参议员Daniel K. Inouye在记录中写道。

“我希望《变化中的中国》也能被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们看到,因为它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改变的一项给人带来启发、让人着迷的研究,而这些改变的发生源于中国版的‘开放政策’(glasnost)。”

回顾过去,靳羽西说这就是媒体应发挥的作用。

“我认为这就是媒体的意义,媒体应该尽力通过各种方式教育人们,”她说,“在当时这(节目)是一种十分有趣的方式。中国对世界一无所知,而西方也对亚洲一无所知。”

“尤其是中国,对外部世界毫不了解。而我所做的便是改变东西方对彼此的观念。我感到这是一项使命,一项重要的使命。”

将中国时尚带到西方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中国女人们的眼里,涂着口红、留着蘑菇头的靳羽西看起来独树一帜。然而今天,在靳羽西看来,中国女人看起来很现代,打扮与西方女人并无不同。

靳羽西说中国发生了很多变化,这是因为如今中国服装制造商都非常现代。多年来制造商都在为法国和意大利等其他国家的品牌服务,而今天已有许多中国公司有了他们自己的品牌。

“因为他们都如此习惯于为其他国家制造商品,他们非常清楚其他国家想要什么。然后突然之间,一大批时髦别致的品牌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了中国。”靳羽西说。

为了将中国时尚带到西方,让美国了解中国时尚和艺术领域里正在成长的人才,靳羽西在纽约首创了“中国时尚盛典”。

过去三届中国时尚盛典重点推出了一些中国人才,比如中国定制时装设计师郭培、时尚摄影师陈漫和设计师陈野槐。

中国时尚盛典活动中筹集的资金还用作奖学金,专门给予在纽约时装学院就读的中国学生。

靳羽西用自己的慈善基金在中国建造学校和图书馆、设立奖学金以资助中国高中和大学里成绩优异但家境贫困的学生,包括她的家乡桂林一所学校的学生。

今年三月,靳羽西第一次回到她出生的地方——一座清朝建筑风格的建筑,雁山园,如今已成为桂林一座美丽的公园。

靳羽西说她为家乡和中国其他地区的发展感到高兴。

“下一个阶段的中国将会是一个卓越发展的中国。他(习主席)将会完成他的使命,实现他的理想。”她指的是中国在2020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及习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关于中国致力于进一步开放的讲话。

“我相信中国会成功。”靳羽西说。

(编辑:齐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