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贸区“炼油记” 聚焦制度创新打造油品全产业链

作者:林波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8-11-30 09:38:15

浙江自贸区“炼油记” 聚焦制度创新打造油品全产业链

  图为浙江石油化工交易中心。 张茵 摄

中新网舟山11月29日电(记者 林波)11月14日,存储于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岙山油库的2000吨保税380CST燃料油期货仓单正式生成,这是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上市以来全国首单保税380CST燃料油期货业务。

据悉,该批2000吨保税380CST燃料油由中国石油国际事业(香港)有限公司储存于浙江舟山的中化兴中岙山油库,由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购货之后,以“现货备案”的业务模式,将油品导入期货罐。

保税380CST燃料油期货业务的开展是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浙江自贸区”)的又一制度创新。

浙江自贸区“炼油记” 聚焦制度创新打造油品全产业链

  图为浙江自贸区内作业码头。 张茵 摄

“一船多供”“跨关区直供”“外锚地加油”……自2017年4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后,浙江自贸区聚焦制度创新,打造油品全产业链。

“浙江自贸试验区作为中国最具特色的自贸试验区,核心任务就是落实‘推动油品全产业链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浙江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夏文忠如是说道。

所谓“油品全产业链”,即构建油品储运、加工、交易、补给、配套服务“五位一体”的全产业链。其中,保税燃油加注是油品全产业链布局的第一个切入口。

据悉,浙江自贸区承接中央下放权限,先后向7家企业颁发保税油经营资质,打破了几十年来的市场垄断。目前,共有12家企业开拓市场。

以保税燃料油加注为切入点,浙江自贸区加快推进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全力突破国际船舶保税燃料油供应体制机制障碍,创新推出不同税号油品混兑、保税油加注一船多供、跨关区跨港区直供等举措。

以保税燃料油跨关区直供为例。该项措施允许供油企业不经过中转,直接为舟山以外地区的国际航行船舶供应保税燃料油,包括宁波、南京、上海,以及杭州海关关区内的嘉兴、温州、台州等。

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最先在舟山开展上述业务。2017年该公司保税燃油供应量达83.3万吨,其中跨上海及江苏地区的保税燃油直供量已达45.6万吨,约占公司长三角地区供油总量的70%。

“实现跨地区直供后,我们不用再到受油地海关办理入库、出库报关流程,手续简便,油料损耗降低,仓储成本和物流成本双双下降。”中石化全球船供油总部副总经理程静说道,得益于浙江自贸试验区优良的营商环境和政策优势,舟山的船供油业务占到了中石化全国业务总量的近40%。

“公司非常看好舟山的发展潜力。”程静表示,自2017年6月11日起,中石化全球船供油业务中心就从北京和上海全部搬移到舟山,成为首个落户浙江自贸区的全球油品业务总部。

除了“跨关区直供”,浙江自贸区还实现了“外锚地加油”“一船多供”“一库多供”“跨港区供油”等制度创新。以“一船多供”为例,该创新则是突破了供油船连续供油每次都要办手续的规定,可以装一种油品或多种油品给多艘船舶次第供油,解决了供油企业最纠结的“海陆来回跑”的问题。

保税燃料油的制度创新是当前浙江自贸区厚植油品全产业链发展沃土的缩影。当前,浙江自贸区大胆突破传统规制,优化业务流程,大幅压缩供油时间、降低供油成本,大力提升保税燃料油业务国际竞争力。

在国际油品储运方面,总库容1450万立方米的黄泽山岛油品储运贸易基地项目已开工建设。此外,浙江自贸区创新油品储运管理模式,形成以原油为主,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液化气等多品储备。

以LNG产业为例,10月19日,首个由国家能源局核准,民营企业投资、建设和管理的大型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新奥舟山LNG接收站试车顺利,进入正式运营阶段。

新奥能源贸易集团副总裁张浩表示,新奥LNG项目一期300万吨已基本建成,“截至目前,已接卸LNG共计4船,约18.63万吨。”

在舟山长长的海岸线上,以油品全产业链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为重点的浙江自贸区正焕发出新的活动。

据了解,到2020年,浙江自贸区力争实现油品贸易总额突破3000亿元,油品交易规模达到3.5万亿元;保税燃料油供应量达到700万吨/年;形成4000万吨油品存储能力;4000万吨/年原油炼化能力,油品贸易跨境人民币年结算量达750亿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