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迪文博士。图片来源:东方IC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日报采访了巴斯夫大中华区总裁兼董事长柯迪文博士,请他谈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看法。
中国日报:请用三个词组描述中国在过去40年发生的变化。
柯迪文:史无前例、速度惊人、日新月异
中国日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40年来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么?
柯迪文:正因为中国在40年前开始实行开放政策,才可能重塑辉煌,创下今天的经济奇迹。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直接外资流入国,同时也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在全球经济共同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中国现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化工市场,并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引领增长。
中国日报:目前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怎样克服?
柯迪文:创新。中国正在推进转型发展,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消费者需求也在随之发生变化。比如说买车,随随便便的一辆汽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他们还有诸如轻量化、绿色环保、燃油效率高,排放低等要求。广大消费者希望使用环保的家居用品,住在节能舒适的房间里,享用安全健康的食物。
凭借我们的专门技术和专业知识,巴斯夫向客户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并分享环境、健康和安全措施等方面的最佳做法,以帮助我们的客户开展并完成“质量革命”。
摆在我们面前的另一项挑战是如何改善环境,因为环境保护是普通民众和政策制定者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化工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增进公众对于化工的一般性认识,并取得他们的信任。应对这一挑战需要跨国公司和本土公司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以及价值链上所有合作伙伴之间通力合作。
中国日报:贵公司如何从改革开放政策中获益?
柯迪文:130多年来,巴斯夫一直坚定地发展同中国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在过去的40年间,我们紧跟中国发展步伐,努力发展壮大。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巴斯夫的第三大销售市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巴斯夫在南京、上海、重庆及遍布全国各地的多家生产基地进行了重大投资,现已成为中国化工产业最大的外国投资者。
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中国的巨大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增长。
中国的“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突出强调了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巴斯夫带来巨大机遇。比如说,我们可以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用来减少能耗、清洁水质、提高生活水平等等。是否可持续将成为造成未来分化的关键因素,化工将在促进下游产业形成创新解决方案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日报:贵公司与中国同业之间的竞争有加剧吗?
柯迪文:中国现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工市场。预计未来的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尤其是将有更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中国本土公司参与其中。
但在化工行业中,我们的竞争对手通常也是合作伙伴。我们相信良性竞争和公平竞争有利于激发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最终使我们所有业内人士和最终用户受益。
事实上,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和中国化工行业的领导企业保持合作、共同成长。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们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共同投资了80多亿欧元。并且,我们将继续加大投资。2018-2022年,巴斯夫计划在亚太地区投资27亿欧元,其中相当一部分将投向中国。
中国日报:中国的经验和做法能够用来解决全球问题吗?
柯迪文:目前,中国经济稳中向好,表明经济的基本面依然稳健,这得益于一系列旨在促进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倡议。
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受阻。为了打破僵局,大国们需要摒弃保护主义思想,进一步加大本国经济开放的力度,避免经济一蹶不振、陷入停滞状态。我们相信中国一定能从中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日报:中国深化改革的必要措施有哪些?
柯迪文:我们希望中国通过实施“十三五”规划制定的改革措施,提高对潜在经济冲击因素的预判并提升环保标准,能够加快经济开放步伐,放松一些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经济领域的主要参与者,跨国公司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
我们很高兴看到金融、教育、医疗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最近放松了外商直接投资管制,由此,中国打造公平竞争环境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中国日报:在中国您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柯迪文:我已经在中国生活了六年多,大约两年半前搬到了上海。我亲眼目睹到整个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人民的生活质量大幅提高。我很高兴能亲眼见到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发展。
中国的年轻一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现在经常出国旅游,并且与父母一代持不同的生活观。他们更加关注社会进步、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
另外,我与中国合作伙伴以及同事都合作非常愉快,因为他们往往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同时,他们注重结果,追求务实的解决方案。
个人简历
年龄:51岁
国籍:德国
工作经历:
2016年至今:巴斯夫亚太区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兼董事长
2012年-2016年: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兼南京一体化生产基地总裁
2008年-2012年:巴斯夫比利时高级副总裁
2006年-2008年:巴斯夫匈牙利和东南欧区总经理
2003年-2006年:巴斯夫路德维希港基地全球采购总监
2000年-2003年:巴斯夫路德维希港基地战略规划部负责人
1998年-2000年:巴斯夫路德维希港基地Lutonal工厂经理
1995年:加入巴斯夫股份公司,在路德维希港基地从事聚合物研究
教育背景:
慕尼黑大学有机化学博士
(编辑:齐磊 刘世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