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傩舞,传承古代舞蹈的“活化石”

作者:胡美东
2018-11-09 14:20:21

神秘傩舞,传承古代舞蹈的“活化石”

福建省邵武市大埠岗镇河源村的傩舞舞者在展示邵武傩舞的基本动作(11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中国日报11月9日电(记者 胡美东)福建省南平市的邵武傩舞始于宋代,迄今已传承上千年,以驱疫逐鬼、祈福禳灾为主要目的,流行于邵武市大埠岗、和平、肖家坊、金坑等乡镇。舞者头戴面具,脑后缀一块红布,以没有故事情节、没有说唱的原始舞蹈动作走村串户,有着明显的古傩韵味,被誉为古代舞蹈“活化石”。

据悉,傩舞是古人驱疫逐鬼的一种仪式,约形成于商周时期的中原地区,秦汉时已非常盛行。据和平镇前山坪村遗存的一方清道光十五年( 1835 年)碑刻载,邵武傩舞始于宋代。

神秘傩舞,传承古代舞蹈的“活化石”

这是福建省邵武市大埠岗镇河源村的邵武傩舞舞者表演时需要佩戴的面具(11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邵武南区五个乡镇,都处于崇山峻岭之中,因地理、气候等原因,历史上鼠疫、天花、麻疹、疟疾等传染病交替发生、夺去无数人的宝贵生命,造成“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局面,迫使人们寄希望于超自然的神灵上。在这种背景下,中原文化作为驱疫逐鬼的跳傩活动传入邵武后,自然也就被吸收、发展并传承至今。历史上邵武府辖邵武、泰宁、建宁、光泽四县与和平分县,所以邵武成为傩舞在福建省的主要分布区。

神秘傩舞,传承古代舞蹈的“活化石”

福建省邵武市大埠岗镇河源村的邵武傩舞舞者列队在乡间小路上排练(11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邵武的傩舞,是以驱疫逐鬼、祈福禳灾为主要目的,舞者头戴面具,脑后缀一块红布,以舞蹈动作走村串户,与古代“大傩”或“乡人傩”有明显的传承关系。但是,在名称上已都不称“跳傩”,而是以其形式不同各有不同的名称。五个乡镇都有“跳番僧”之称,除“跳番僧”外,大埠岗、和平还有称“跳八蛮”、“跳弥勒”,桂林乡则分别称为“大番僧”、“小番僧”。

神秘傩舞,传承古代舞蹈的“活化石”

在福建省邵武市大埠岗镇河源村,傩舞舞者在村子里的简易舞台上表演(11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傩舞,是我国远古时期中原地区驱疫逐鬼的一种巫舞形式,历尽千年沧桑,中原地区已不复存在,在邵武市的和平、大埠岗、桂林、金坑、肖家坊、沿山等几个乡镇却至今仍传承了这一古文化的活化石。

据和平镇坎下村前山坪自然村遗存的一方清道光十五年(1835)专门记当地傩祭活动的石碑记载,邵武傩舞始於宋代,迄今已传承了上千年,现仍流行于大埠岗、和平、肖家坊、桂林、金坑等乡镇的一些村庄。邵武傩舞保留的是头戴面具、脑后缀一块红布、没有故事情节、没有说唱的原始的“舞”,而非其他许多地方衍变了的“傩戏”,在面具、服饰和舞蹈动作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古傩余韵,保留祭仪乐舞中的驱傩原生形象,具有原始性,名符其实是古傩的活化石。

神秘傩舞,传承古代舞蹈的“活化石”

福建省邵武市大埠岗镇河源村的邵武傩舞传承人龚茂发展示面具(11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邵武地方举行跳傩活动的宗旨目的除保留中原地区原始的驱疫逐鬼的内容外,还增添了诸如春祈秋报、祈求健康平安、期愿生子添丁、祈盼学业有成等,内涵更为广泛丰富。邵武地方跳傩均不称“傩舞”,而是以具体节目名称如“跳番僧”、“跳八蛮”等直接称呼。各乡村跳傩均有愿神,但其奉祀的愿神不尽相同,举行跳傩活动的时间也不尽相同。

神秘傩舞,传承古代舞蹈的“活化石”

在福建省邵武市大埠岗镇河源村,傩舞舞者在村子里的简易舞台上表演(11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邵武傩舞是中原文化、楚文化、古越文化的交汇融合,同时又融释、道、儒和民间信仰于一体,又有弥勒教、无为教、摩尼教等流传轨迹和影响,这是全国各地傩文化形态很少见的现象,同时也是各种文化在闽北熔汇、积淀的遗存,对研究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民俗、艺术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2005年,邵武三角戏被列入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在向全国公示。2007年邵武市被命名为“福建省傩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