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作家王忆诗歌研讨会在京举行

作者:李磊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11-07 15:01:24

中国日报11月7日电(记者李磊)11月7日上午,“王忆诗歌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研讨会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中国残联宣文部共同主办。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吉狄马加,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吴义勤,中国残联宣文部主任郭利群等出席会议。二十余位专家、评论家参与研讨。

王忆,1989年12月出生在江苏南京。这个失去行走能力、双手变形,甚至说话也非常吃力的女青年,用右手一根并不灵活的手指在键盘上艰难敲击,至今已出版了小说、诗歌、散文等6部文学作品。

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认为,王忆虽然身有残疾,但她的作品中呈现出的精神是完美的、健康的、向上的。难能可贵的是,王忆在抒情诗里面写出了对人生和生命价值的独特思考。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吴义勤谈到:“王忆创作的诗歌作品使她人生有限的世界向着一个无限的领域拓展,王忆也证明了我们在今天文学的价值,尤其是文学对于个体生命的拯救与升华的意义。”

王忆这样描述自己的写作:“写作,起初只是我的一项爱好,一种记录,后来变成一种钻研,现在它会是我一生的事业。”王忆将写作视为“生命里唯一的出路,同时它更是精神支柱”,她想通过诗歌的表达来诠释爱在自己生命中的意义,也让更多人来发现爱。

研讨会上,叶延滨、欧阳江河、商震、王久辛、刘立云、臧棣、霍俊明、谷禾、谭五昌、娜仁琪琪格等专家先后发言,围绕王忆的诗集《爱,不能等》、《等待春天》、《爱,无止息》展开讨论。

与会专家梳理总结了王忆三部诗歌作品中涵盖的对爱情、亲情、友情乃至整个世界的感悟,分析探讨了其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与会专家表示,此次研讨会,不仅是对王忆写作的一次总结,也为社会贡献了一份精神食粮。她用自己与命运博弈的故事,试图向人们传递“永不言弃”的正能量,并把残疾人与命运抗争,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品质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