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使欧亚互联互通更加紧密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10-31 00:23:17

中国日报10月30日伦敦电 经合组织(OECD)国际交通论坛(ITF)秘书长金永泰(Young Tae Kim)于11月1日-2日访华,出席会议并与中国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举行双边会谈。

“一带一路”使欧亚互联互通更加紧密
经合组织国际交通论坛秘书长金永泰

启程前夕,金永泰为《中国日报》撰写评论文章强调亚欧互联互通已迎来历史机遇。他指出欧盟欧亚连通战略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不存在竞争或冲突隐患,两者应有效对接共同造福亚欧人民。他呼吁各国应抓住契机加强对话达成共识,并借助推动亚欧实质性连通激发该地区经贸潜能。

以下为刊登于《中国日报》欧洲版及非洲版的署名文章全文:

“一带一路”使欧亚互联互通更加紧密

自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欧亚之间的交通互联就一直备受关注。欧亚互联互通已成为企业、政策制定者及媒体的热议话题。

构筑更好的国际交通运输纽带将造福大众。良好的物理连接对增强贸易至关重要。有了这一基础,国内企业向海外市场出口将变得更加容易。贸易互通使得企业获取原材料及其他投入的选择面更广泛,这也有助企业提升生产效率。连通性是公司海外选址的重要因素,连通性高的国家能吸引更多外商投资。简言之,增强连通性有助于实现共同利益。

然而,国际层面的连通性改进需要极其完善的规划、精心协调以及专业管理。根据定义,眼下那些并没有实现互联互通的方面,包括国与国之间不同的经济政治制度、法律传统以及技术标准等都需要连接协调。除了要协调不同标准的铁轨,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落实以实现全球整体连通性的提升。

对话是各方达成共识的唯一途径。在所有参与者间建立信任、共同的协助原则以及工作愿景,是成功的三个关键。在欧盟公布其增强联通欧亚战略后几周,亚欧首脑会议就于10月18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这次峰会为亚欧伙伴间对话提升至新高度创造了绝佳机会。

欧洲在制定欧亚战略方面动作相对迟缓。也有人认为欧盟的倡议意在抵制一些所谓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地缘政治野心。这或许是也或许不是欧盟的真正用意。但将欧亚互联互通描述构想为战略竞争甚至是潜在冲突,这显然是一个战略错误。相反,这些地区间的两个连通关系可追溯至几千年前,当下已迎来彼此实现互联互通的历史性机遇。

迄今为止,“一带一路”倡议宛如中国独自在山间钻隧道。现在欧洲人也从另一边开始铲起。原则上,这样可以使双方更快受益于欧亚互联互通的提升。

然而,如果基本原则现在得不到协调一致,那么两个隧道管道可能只是在地下某处彼此错过而没有真正相遇对接。如果是这样,那就无突破可言,努力将会白费,最终也不能获得原本可以实现的益处。

欧洲可以在很多方面为发展欧亚互联互联做出贡献。它能筹集的资金可能不如中国的充分,但通过欧洲战略投资基金或连接欧洲基金等机制获得的资金数目仍然相当可观,而且将有助于推进符合双方利益的战略项目。

更重要的是,欧盟在规范区域、区域间连通性方面拥有超过六十年的经验。创建无缝跨境连接是其核心业务。事实上,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将欧洲人民相互联系起来就是成立欧盟的根本原因之一。始于1991年欧洲政治经济分裂结束后而建的跨欧洲网络,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这些网络极大地增强了欧盟扩张后内部的物理连接,现在正逐步扩展到欧盟边界之外。

连通延伸至欧盟境外是必须达成的。既然欧盟现在也已制定了自己的欧亚连通战略,欧洲和亚洲彼此联盟对接的时机已经成熟。这不可避免地意味着妥协。欧洲希望各大洲之间的互联互通具备可持续性、全面性并建立在规则的基础上。同样,东南亚国家联盟的连通总体规划强调可持续基础设施及卓越的监管。两者都认为有必要在这方面付出更多努力。现在需要有一个基本一致的政治进程。

布鲁塞尔的亚欧首脑会议为推动这一进程创造了良好开端。一些支持用实据来进行决策的工具已经被引入。比如互联平台-一种用数据组来衡量互联互通数量和质量的办法,再比如互联存量-一种对深化政策和推动行动过程中经验和创意进行评估的办法。国际运输论坛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正在审视加强中亚互联互通的途径,这些方法也可为政策决定提供颇有价值的指导。

明年五月,国际交通论坛将迎来区域一体化交通连通主题峰会,其59个成员国及受邀国家的交通部长将出席会议。这些部长很多来自于亚欧地区。这次峰会在时间上介于布鲁塞尔峰会与2019年下半年匈牙利举行的亚欧交通部长会议中间,将为欧亚就如何打造互联互通进一步深化交流对话创造又一个机会。作为国际交通论坛峰会的主席国,韩国目前正与朝鲜商议重建两国间铁路及公路连接。这是和平进程的一部分,也是另一个利用交通连接促成和平而非竞争的又一个地缘战略机会。

完善亚欧互联互通的机会就在眼前,让我们利用当下的机遇开展富有成效的对话,一同造福这两个地区的人民。

刘佳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