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带路:共拓新机遇”论坛在港举行 各界菁英齐聚香江 畅所欲言纵论机遇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10-29 21:03:25

中国日报香港10月29日电 以“湾区带路:共拓新机遇”为主题的2018“‘一带一路’论坛”今日在香港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日报与丝绸之路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携手举办,嘉宾围绕“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合作:探索创科潜力”“当一带在香港遇上一路”“‘一带一路’企业的合规竞争力”等议题进行热烈讨论。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和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拉希德•阿利莫夫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来自中国内地、港澳特区的政、商、学界人士、驻港领事,及企业家逾300名出席。

“湾区带路:共拓新机遇”论坛在港举行 各界菁英齐聚香江 畅所欲言纵论机遇 

 从右至左: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拉希德·阿利莫夫,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张建宗,中国日报社编委、中国日报亚太分社社长兼总编辑周立,香港科技大学金融学系兼任教授陈家强(中国日报记者 邓永安 摄)

张建宗司长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创新科技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愈来愈显著。香港良好的制度优势,可以配合中央政策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他指出,香港政府计划在落马洲河套区建立港深创新科技园,第一期耗资200亿元,期望以此平台吸引来自全球的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与此同时,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今年的施政报告中提出将再投入200亿元资金发展创科,未来会在加强科研资源、开放政府数据等8个范畴,推动本港科技发展。

 “湾区带路:共拓新机遇”论坛在港举行 各界菁英齐聚香江 畅所欲言纵论机遇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发表主旨演讲。(中国日报记者 廖雁雄 摄)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拉希德•阿利莫夫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上海合作组织已经覆盖从北极地带到印度洋、从太平岛到波罗的海的广阔区域,发展稳定而多元化,不断迸发出新的机遇,对开展商业项目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发展前景。我们希望通过直接的对话模式,促进跨区域建设的合作,并激发出新的合作想法和项目。我们认为香港能够很好地参与到上合组织的各项相关活动中。”

 

“湾区带路:共拓新机遇”论坛在港举行 各界菁英齐聚香江 畅所欲言纵论机遇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拉希德•阿利莫夫发表主旨演讲。(中国日报记者 廖雁雄 摄)

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合作:探索创科潜力

随着广深港高铁和港珠澳大桥的正式开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加速,为“一带一路”建设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发达的交通网络将进一步强化大湾区区内城市的联系,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

首场研讨会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合作:探索创科潜力”为主题,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兼任教授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前局长陈家强主持,他提到,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的经济能力是世界上很多经济城市群所没有的,而香港在其中的角色,则是连接大湾区和世界。

“湾区带路:共拓新机遇”论坛在港举行 各界菁英齐聚香江 畅所欲言纵论机遇

“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合作:探索创科潜力”专题研讨会现场。(中国日报记者 邓永安 摄)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副院长陈广汉表示,当我们回顾大湾区过去的发展,它经历了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发展时期,今后它将进入创新驱动时期。香港具备极强的整合全球创新元素和全球科技资源的能力,且近几年香港越发重视创新领域,我相信香港在大湾区未来的创新驱动时期中依然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太古(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香港及珠三角地区)郑家驹表示,当我们看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时,会发现三个主要的发展方向。其一,进一步整合湾区内部资源,并将其发展成一个市场主体。其二,加强湾区内部城市合作,使之能够拥有与世界知名湾区相比较的国际竞争力。其三,将湾区建设成为服务中国大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枢纽。

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说,粤港澳大湾区在未来十年,将会新增一万亿美元的GDP,这将给大家带来巨大的机遇。为了更好的抓住这一机遇,我们应经历三个步骤,其一,进一步完善整个湾区的科技金融基础设施;其二,在金融监管和相关行业规则制定方面有新的探索;其三,面向未来,搭建新的金融创新平台。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联想创投集团总裁贺志强认为,香港作为国际重要枢纽,将会成为高新科技企业走向国际的纽带。通常情况下,中国大陆的初创企业往往享受着其巨大的市场,他们在中国创立,成长并且提供产品和服务。就连中国互联网三大巨头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在走向国际的道路中也曾遭遇阻碍。所以,当我看到这些大陆企业获得巨大成就时,我也看到了香港初创企业未来的无限潜力。

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社会创新主管吕施施说,通过新世界集团与腾讯联合主办的粤港澳湾区青年营,我们从参与的200多名中学生中了解到,他们对大湾区的概念有一定认识,但希望更了解其中的一些细节。所以我们可能可以设置一些渠道,告诉这些未来人才,他们能够从大湾区的发展中收获什么,有哪些湾区项目他们能够参与。

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黄锦辉提到,香港中文大学与内地科研机构长期进行各种合作。比如,15年前与中国科学院在深圳成立研究院,几年后又在港中大校园内设立中大—中科院联合实验室。这类合作适用于所有大学,可以说是粤港澳大湾区创科事业与人才的摇篮。

 “湾区带路:共拓新机遇”论坛在港举行 各界菁英齐聚香江 畅所欲言纵论机遇

“湾区带路:共拓新机遇”亚洲领袖圆桌论坛现场。(中国日报记者 邓永安 摄)

 当一带在香港遇上一路

香港拥有“一国两制”独特优势,背靠祖国,面向世界。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的政策下,香港将积极把握发展契机,进一步发挥促成者和推广者的角色。第二场研讨会以“当一带在香港遇上一路”为主题,海上丝绸之路协会联席主席叶刘淑仪、五位驻港领事和一位香港中学生参与讨论。

 “湾区带路:共拓新机遇”论坛在港举行 各界菁英齐聚香江 畅所欲言纵论机遇

 海上丝绸之路协会联席主席叶刘淑仪(左二)、五位驻港领事和一位香港中学生参与讨论。(中国日报记者 廖雁雄 摄)

叶刘淑仪在研讨会上表示,香港不仅是一个构建商业网络的地方,它也促进民心相通。在未来,我希望看到香港在加强不同国家与地区间的联系方面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更多地去教育年轻一代,让他们了解“一带一路”的重要性。我期望看到香港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将他们随着“一带一路”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英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副总领事(贸易投资推广总裁)麦冠明认为,“一带一路”中最大的挑战是要分清“一带一路”这样一个大的概念,与它如何以不同的方法落实到不同的国家。

巴基斯坦驻香港总领事馆总领事卡迪尔•梅蒙表示,目前还没有在巴基斯坦的“一带一路”项目中看到香港的足迹。香港有很大的潜力,我们需要加强与香港商人沟通,未来的机遇是巨大的。

津巴布韦驻香港总领事馆总领事Alfred MUTIWAZUKA表示,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和亚洲的金融中心,在促进公私营合作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因基建项目需要数年才能产生回报,所以通常很难交给私有资本。但是我非常相信香港可以透过创新的投资模式填补这一空白。

马来西亚驻港总领事馆总领事登姑拿督认为,人们在提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时候总是想到基建项目,但是这个倡议里也存在着人的元素,而这对维持“一带一路”国家间的长远关系非常重要。

缅甸驻香港总领事馆总领事Myat Thuzar THAN表示,随着去年香港与缅甸之间的领导人会晤,两国之间的人心相通变得非常重要。缅甸欢迎更多的香港游客和投资者。

香港华仁书院15岁的中学生袁晋乔作为特邀代表参加讨论。他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该要开始教育下一代和商界,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这一倡议,以保证“一带一路”项目的持久性。

 “一带一路”企业的合规竞争力

近年来,合规是法律界和企业界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年1月至9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5个国家和地区的459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820.2亿美元,同比增长5.1%。中国企业“走出去”呈现多元化发展,不仅大势没有改变,未来还将向更高水准发展。随着全球价值链竞争时代的到来,企业的价值链向全球延伸的同时,也意味着企业面临的合规挑战也愈发严峻。合规的“规”不再仅限于本国的法律法规,还包括东道国法律法规以及国际通行规则,甚至是非国际通行规则。

“‘一带一路’企业的合规竞争力”为主题的第三场专题研讨会,由全国企业合规委员会副主席王志乐担任主持人,中国移动国际有限公司公司事务部及合规管理办公室总经理王羿洲、华润集团总法律顾问阎飙和国家商务部驻港贸易处前负责人(总代表)杨益担任演讲嘉宾。

讨论的嘉宾认为,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走向世界时,面对着的是已经改变了的全球竞争新方式和全球竞争新规则。显然,我国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果能够理解和把握全球竞争的新方式以及新规则,我国企业则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发展中国家企业成长的新经验。

“湾区带路:共拓新机遇”论坛在港举行 各界菁英齐聚香江 畅所欲言纵论机遇

 与会嘉宾发表演讲。从左至右:全国企业合规委员会副主席王志乐、中国移动国际有限公司公司事务部及合规管理办公室总经理王羿洲、华润集团总法律顾问阎飙和国家商务部驻港贸易处前负责人(总代表)杨益。(中国日报记者 邓永安 摄)

中国日报亚洲领袖圆桌论坛(www.cdroundtable.com)旨在搭建一个由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政、商、学界领袖和社会精英参与的高端对话和交流平台,围绕亚洲地区经济、商业、产业和社会发展等具有战略影响的重要议题展开讨论和分享见解,以增进中国与亚洲和西方国家的交流和理解。

中国日报是中国国家英文日报,创刊于1981年,拥有报纸、网站、移动客户端、脸谱、推特、微博、微信、电子报等十余种媒介平台,全媒体用户总数约1.5亿,全球发行90万份。截至2018年10月,微博粉丝数超过3902万,微信订阅人数470万,客户端全球下载用户超过1500万,脸谱账号粉丝数超过5600万,推特账号粉丝数270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