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中国日报亚洲领袖圆桌论坛“中国企业看粤港澳大湾区”研讨会在澳门举行,吸引逾300名政商学界领军人物出席。中国日报记者郑尔奇摄。
中国日报澳门10月24日电 10月24日,中国日报亚洲领袖圆桌论坛在澳门举办了题为“中国企业看粤港澳大湾区”的研讨会,这也是中国日报第七次携手世界旅游经济论坛举办该项活动,吸引逾300名政商学界领军人物出席。
第七届世界旅游经济论坛23日至24日在澳门召开,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逾1500位旅游及相关部门官员、业界领袖、专家学者及嘉宾参加。论坛自2012年首办至今,已经成为 汇聚世界领袖、旅游部长、国际商业翘楚和顶尖旅游业专家的年度盛事。
备受瞩目的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已于上月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亦于今日通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蓝图已经逐步转化为现实,建设速度也正不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初具雏形,各大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大湾区建设所带来的新机遇,加大力度布局大湾区业务。粤港澳三地经济互补性强,旅游资源丰富,促进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达到协同发展的效果是建设大湾区的主要目的。本场论坛聚焦于湾区内的企业应如何配合实现此目的;大湾区的建设对区域的经济,特别是旅游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机遇,业界该如何把握应对。
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先生,长隆集团副总裁苏展航先生,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旅游管理中心总经理郑红霞女士,北京当红齐天国际文化发展集团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王磊先生,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先生,融汇(福建)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黄丹青女士,以及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张海涛先生受邀成为论坛演讲嘉宾,与在场的参会嘉宾共商议题,共谋策略。
聚焦家居产业的丁佐宏,最看重的就是物流人流效率。他表示,大家经常说1+1等于3,那么粤港澳大湾区是1+1+1,肯定会大于10。他说,过去人们想从香港到澳门去,要搭船,再到珠海去玩也不方便,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区域终于可迎来历史性机遇。
10月24日,嘉宾在专题讨论上合影。从左至右:中国日报社编委兼亚太分社社长周立、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张海涛、融汇(福建)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黄丹青、北京当红齐天国际文化发展集团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王磊、世界旅游经济论坛副主席兼秘书长何超琼、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长隆集团副总裁苏展航、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旅游管理中心总经理郑红霞。(中国日报记者 郑尔奇 摄)
长隆集团是中国旅游业龙头企业,苏展航关注的更多是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联动效应。他表示,港珠澳大桥和香港高铁的通车,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动脉全部被打通,正式成为四通八达的“一小时都市圈”。现在港澳游客到广州和珠海的长隆景区只要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
郑红霞从事旅游行业超过22年,有丰富旅游推广经验。她认为,大湾区的发展将推动旅游产业升级和整合,可带动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标杆性旅游项目的落地,并且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创意产业、服务产业,以及人才和企业家队伍的建设。
科技公司当红齐天于2016年12月正式落成全球首家VR主题乐园。作为其联合创始人,王磊认为VR和AR技术的沉浸式体验,其最大的应用就是在文化和娱乐领域。如果文化旅游能够更好地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相融合,大湾区将释放出巨大的潜力。
与会嘉宾就“中国企业看粤港澳大湾区”分享见解。(中国日报记者 郑尔奇 摄)
正威国际集团业务涵盖科技、投资、文化等多个领域,作为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更关注大湾区各城市间的协调与分工。他说,珠三角地区集中了中国最先进的生产力和最优秀的人才,区域融合将会形成一个强大的城市群。在不久的将来,广州将成为大湾区的贸易中心,深圳将成为科技中心,香港将会是金融中心,而澳门则会是旅游和休闲中心。
专注绿色房地产领域,黄丹青看好大湾区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区,她认为很多未有过的尝试可在大湾区进行,这里的经济体量可以支撑成本投入,这对产业建设来说是很好的机会点。
曾多年从事国家外汇储备投资管理工作的张海涛表示,与东京湾区、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对比,粤港澳大湾区在人口、经济规模和发展潜力上都有优势。然而,粤港澳大湾区仍面临挑战,比如,往来粤港澳仍涉及跨境手续,虽然港珠澳大桥通车安排简化了过境程序,但始终还是会减慢流通速度,这值得思考与解决。
与会嘉宾就“中国企业看粤港澳大湾区”分享见解。(中国日报记者 郑尔奇 摄)
中国日报亚洲领袖圆桌论坛旨在搭建一个由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政、商、学界领袖和社会精英参与的高端对话和交流平台,至今已在香港、中国内地、亚洲国家举办近九十届论坛,围绕亚洲地区经济、商业、产业和社会发展等具有战略影响的重要议题展开讨论和分享见解,以增进中国与亚洲和西方国家的交流和理解。
第七届世界旅游经济论坛10月23日在澳门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中华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高云龙、世界旅游组织等国际组织高官出席开幕式。周立摄。 |
中国日报社拥有报纸、网站、移动用户端、脸谱、推特、微博、微信、电子报等十余种媒介平台。在海外,通过每月发行《中国观察报》(China Watch),直达美国《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英国《每日电讯报》、法国《费加罗报》、泰国《民族报》、俄罗斯《俄罗斯报》、日本《每日新闻》等美、欧、亚主流读者群。
(编辑:严玉洁 潘一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