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贸易战升级,智库建议中国欧盟寻求“同盟”维护多边主义

来源:中国日报
2018-09-19 15:53:56
应对贸易战升级,智库建议中国欧盟寻求“同盟”维护多边主义
付敬摄

9月17日,位于欧盟“首都”布鲁塞尔最具影响力的财经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Bruegel)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共同举办主题为“中美欧贸易关系的危机与潜力”的研讨会,来自中国与欧盟的专家聚集一堂,在中美贸易战升级、全球反思金融危机十周年的关键时刻探讨当前国际经贸新局势、新变化和新对策以及中欧合作“破局”的可能性。

中方参会代表团阵容强大,由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顾问周小川担任团长。在本次研讨会后,代表团将赴日内瓦和柏林继续与国际智库交流。

中方代表团名单

周小川 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顾问

魏建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朱光耀 财政部原副部长

张燕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阮宗泽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张建平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

宗良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

张维为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

白重恩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杨晓忠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品牌官

布鲁盖尔研究所所长宫塔姆·沃尔夫(Guntram B.wolff)在欢迎致辞中指出,在保护主义抬头的国际背景下,全球自由贸易和贸易体系面临共同威胁。他说:“很显然,贸易不是零和游戏,贸易双方都应在交易中获得利益。”他对当前美国政府的贸易声明表示忧虑,也指出中国和西欧的贸易模式值得研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在讲话中说,当前中国和欧洲是在全球占有很重要作用的经济体。当前在全球贸易不确定的情况下,中国和欧洲共同寻找一条合作共赢的道路。

来自中欧双方的高端智库代表通过坦率、自由的讨论,针对双方目前存在的疑点、热点和焦点问题,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和思路,同时为双方下一步合作共赢提出了见解。

范龙佩(Herman Van Rompuy)

前欧洲理事会主席、前比利时首相

欧盟正在寻求一个积极的议程以致力于促进与中国的双边关系。中国和欧盟将共同努力维护世界经济的开放与稳定。

中欧峰会承诺了三倍的就业。中国和欧盟必须表明解决分歧可以有很多替代方式而非一定是贸易战。欧洲和中国其实还有两个共同挑战:自有能源缺乏和人口陡减。

首先,要将气候变化和数字革命联系起来,积极推动电动汽车等创新。其次,对于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亚洲社会应该将重点放在提升生产力和创造力上以规避风险。

欧盟和中国现在肩负着解决全球紧张局势和对抗的重大责任,两者都赞同稳定和开放。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努力,还有特殊的责任。

周小川

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顾问

大家关注的焦点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贸易谈判过程历来是博弈,中美双方的博弈是美国先出牌,中国再跟。其中也有谎骗、威胁性的手法,这个也不奇怪。博弈的目标也有可能是国内政治,而不是真正的经贸关系。

当前局面确实是处于不理想状态,但我们看来,这只是棋局开始的几步,还远没有到终局的结果。我们希望这种博弈能逐步回归理性、冷静、平衡,以大局为重,以全球利益为重的轨道。

另外,这种博弈历来都不是双边的,是大家都参与的,所以,我们也期望与欧盟,与欧洲国家进行沟通协调,以达到我们最终期望的结果。

对中美贸易冲突和谈判,我们并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是我个人觉得可以做两种假设:

第一种假设,美国最终还是希望建立对它有利的自由贸易体系,以及改变后的多边规则。毕竟美国的传统是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得以发展的。欧盟和亚洲之间的沟通和共识,将有助于尽早回归博弈的终局,尽量避免全球经济在不确定过程中受到过大的损失。

第二种假设,美方经过其内部的讨论和磨合,最终还是选择离开自由贸易体制,选择贸易保护主义。选择抛弃多边贸易,选择双边谈判的方式。也就是选择扭曲市场,包括美国自身的市场,从而有更低的资源配置效率。也有可能利用关税来弥补美国最近正在增长的财政赤字。

如果出现第二种假设的情况,我们也为美国的商界和消费者感到遗憾,也就更需要中国、欧盟、亚洲一同推进贸易自由化,弥补缺失了一块的市场,就需要考虑一种有缺口的WTO改革方案。

我个人是相信第一种假设,也相信未来的走势,不管出现哪种情况,中国和欧洲的沟通、共识和合作都是更为必要的和有益的。

阮宗泽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中美关系到了一个关键点, 这是因为美国开启了对中国的贸易战,而中国是被迫应战。在这一情况下,实际上我觉得当前的美国政府在试图颠覆和改变过去历届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态度。因为在过去,自1979年中美关系建交39年以来,我们都同意这样一种看法:中美关系是互利共赢。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任何一场战争或任何一场贸易冲突,都会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和倒退。

实际上美国近年来和欧洲之间也不是说一帆风顺,我们看到了起起伏伏很多问题。特别是前不久非常有名的特朗普的一句:欧洲是美国最大的敌人,当然,欧洲领导人说那是fake news,说欧洲是美国最好的朋友。

这说明美欧之间也正在重新定位他们之间关系,而且这样一个变化表现在对全球化、多边主义、全球问题上的争论。欧洲从自己的一体化历程上来说,它把全球化、一体化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战略,它相信多边主义会带来欧洲的团结,带来欧洲的繁荣,强化了欧盟的竞争力,为欧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我相信欧洲在未来也会继续坚持多边主义。

米格尔·塞巴洛斯·巴龙(Miguel Ceballos Barón)

欧盟专员塞西莉亚·马尔姆斯特罗姆内阁办公室副主任

过去,传统大国与新兴国家之间不可避免会走向武力冲突。现在,冲突的形式变得和平,一般是通过经济和贸易的方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贸易战”。

中国经济的崛起一开始引起了一些国家的紧张。为了消除国际上这种焦虑情绪,中国提出了“和平崛起”的概念——中国的崛起绝不是为了谋求全球军事支配地位,也不会通过激进的方式,而是通过和平的方式。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最初只是在亚洲地区提升影响力,广交新伙伴;如今,这一倡议向全世界张开怀抱,任何愿意与中国深化合作的国家都欢迎加入。

张燕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中国人认为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百年未有之”的大变局,1918年的场景我们历历在目——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单边主义给世界带来了什么。现在2018年我们可以看到世界经济向好,却发生了贸易战。

我自己想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基于公平贸易规则,未来的全球治理,究竟是美国第一还是我们世界大家第一呢,这个的前景是我所担心的。

第二个问题,如果大国不负责任,那么全球化公共产品的共享,由谁来承担责任?这个问题不解决,世界的未来会不会走向失序?

第三个问题是,我们强调基于规则的全球化,但是大家不满意,美国人不满意,英国人不满意,发展中国家不满意,因为这里面共同的问题就是我们解决不好公平、平衡、协调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五年十年后,哪一种规则能让大家满意呢?

艾西亚·加西亚·赫雷罗(Alicia García-Herrero)

布鲁盖尔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贸易战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但有意思的是,尽管我们很不情愿,但欧洲还是被牵涉其中。不过,从某些方面来讲,可能这意味着欧洲的机会。

对中国来说,了解欧洲的回答非常重要。

目前我们对美国的出口远超过对中国。如果中国在进一步开放的过程中能落实更多和欧洲的合作,中欧之间的距离将越来越近。

我非常看好未来中欧间的关系。为了让这种联系得以牢固,我认为中国确实需要更加开放。这不是老生常谈,而是要拿出真正能帮助盟友的战略决策,解决欧洲人最真实最迫切的关切,至关重要。

当然,作为欧洲人,我们可能也需要从中国的政策中学习借鉴。而市场准入也促进着这种了解和学习,欧洲企业只有深入中国市场才能读懂中国市场。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都在讨论双边投资协定、自贸协定,但问题是,市场准入问题似乎总是没人提起。事实上,我们似乎并未在这三种不同关系背后的经济模式问题上达成一致。

魏建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中国在贸易战中需要欧盟成为同盟军,但目前中欧双方存在误解。首先,欧洲认为中国的国企改革不是透明的,还没有到位;第二,政府补贴;第三,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中方对欧洲也有不了解,例如,中国人认为,在这次中美贸易战中,欧洲没有明确表示站在中国一边;更重要的是,下一步欧洲到底往哪个方向走。

欧洲提出的这些问题是很自然的,我们能理解,但是要给中国时间。

中欧高端智库的交往应该继续加强,不仅如此,还要拿出解决方案。我们仅仅是个开始,后面还有很多更重要的工作。

付敬(布鲁塞尔) 张钊 刘毅 布英娜 王哲 谢嘉韵(北京)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