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南宁9月18日电(记者 文综铎 张莉)9月18日在南宁举行的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上,有关专家指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中国—东盟携手共建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与互利共赢,对全人类的福祉有着特殊的意义。
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在广西南宁市开幕。
约两百名来自东盟和中国等地的专家学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深入研讨如何深化互信,推动战略伙伴关系提质升级,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发展建言献策。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静华在致辞中说,2018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东盟第二个50年的开局之年,又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的关键之年。
她说,今年是双边无论是合作机制创新、合作领域拓展还是合作项目推进都急需各国智库的广泛交流和深度研讨。广西进入了"南向、北联、东融、西合"的全方位开放时期,东盟作为广西全方位开放合作的优先地区,广西将主动融入创新合作浪潮,携手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张彦通在致辞中表示,在世界经济复苏艰难、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中国东盟面临相同的境遇,有着稳定与发展的共同愿景,双方关系发展潜力巨大,关键在于深化战略互信,推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提质升级。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韩大川在致辞中强调,“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不仅为中国—东盟搭建了经济合作之桥,也铺就了人文交流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搞好“一带一路”建设要向创新要动力。创新发展中国—东盟合作,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需要双方智库通力合作、贡献智慧,在规划对接、政策协调、机制设计上做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在理念传播、政策解读、民意通达上做好桥梁和纽带。
老挝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安菲万·卡杜斯·恩格西维丽表示,越是在变革的时代,越需要理念共通、繁荣共享、责任共担,老挝对“一带一路”发展前景充满期待。为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迈向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老挝将继续深化与地区相关国家的合作。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副院长范文德和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副院长宋春奔发言中说,中国—东盟要携手共建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与互利共赢。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主张秉承正确的义利观,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他提醒各国注意处理好宏观与微观、造血与输血、给与予、长期与短期利益的关系,协调国家影响与企业利润等各方利益。
其他演讲嘉宾包括国务院参事汤敏,马来西亚国防大学国际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哈姆扎;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唐农,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成员吉敏,太平洋建设创始人、庄严智库名誉主席、五味书院院长严介和。下午的平行分论坛题目包括如何深化务实合作、促进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共商共建共享、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以及密切人文交流、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据悉,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2008年发起。今年第11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参事室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室、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承办。
东盟的与会者包括来自文莱大学、柬埔寨皇家科学院、老挝社会科学院、马来西亚国防大学、马来亚大学、拉曼大学、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所、缅甸“一带一路”发展协会、菲律宾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泰国正大管理学院、泰国法政大学、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等东盟国家智库研究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东盟国家驻南宁总领事馆代表。
本届论坛以“携手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与互利共赢”为主题,重点探讨“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回顾与展望”、“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理论与实践”、“共建共享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中国—东盟创新开放合作”、“加强中国与东盟人文交流合作”等5个议题,设有开幕式致辞、主旨演讲、分类研讨等环节,供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深入交流、集思广益。
(编辑:严玉洁 黄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