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9月14日电(记者 邹硕) 9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专家讨论会,全面贯彻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领域的新观点,新战略,新论述,进行专题性的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谈到,9月10号国家举办了全国教育大会,总书记在这个会上作了重要的讲话,把十八大以来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以及各种新的理念,新的战略,新的观点,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同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部署。按照学校目前的部署,第一场就由我们教育学院和我们的高端智库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两家进行联合,举办我们今天这一个专家讨论会,这是第一场。第二场就是我们受高校协会的委托,要在全国范围内召开一个高层级的一个学习研讨,同时把人民大学围绕着总书记的新战略、新理念、新思想,在教育方面的精神,发布相关的一些成果。
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马陆亭表示培养人实际上就是制定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人。在当今高等教育的使命,总书记谈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我不展开了。在当今,原来6月21号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过去对人才的重要性一直在谈,我们培养人,这代人将来决定了我们伟大复兴能不能实现。他们生逢其时,不能关键时刻掉链子,人才是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高校自身的内在需求,也是世界各国进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共同思考的主题。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卢晓东谈到总书记在全教会讲话中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次德智体美劳平行提出,特别是对劳动的强调,我觉得可能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从目前教育的实际情况看,我个人觉得可能各级教育目前似乎只重视了智,其他四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忽略。所以我们也会看到立德树人反复强调,前一阵总书记对中央美院老教授的回信,对美的教育的强调,都呈现出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教会讲话中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为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可以辛勤劳动,创造性地劳动。新时代对劳动的强调,我个人觉得具有扭转教育方向的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光礼表示我们的教育要扎基本国情之根。我们办的学校首先要解决中国问题,我们要培养一批懂中国,知中国的人才。我们的基本国情就是一个变两个不变,一个变就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两个没有变就是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因此我们的教育要根据这种国情。还要扎教育规律之根。我们的教育规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办学中积累的规律,还要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在办学中的先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