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深入福建乡村搞建设

作者: 张怡 刘禹吟 来源:中国日报
2018-08-27 14:42:11

中国日报8月27日电(记者 张怡 实习记者 刘禹吟)“乡村建设是一件要一直坚持下去的事情,每一次改造都会带来新的机会,新的机会又需要新的改造,所以建设是没有终点的,”张欣颐说。

张欣颐,2014年硕士毕业于台北辅仁大学景观设计专业,现在作为台湾上趣智业的景观设计师,参与到福建省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已经4年了。上趣智业是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公司,在福建主要负责乡村的改造和规划。

“福建有太多没有被开发又具有地理位置优势的乡村了,它们所在县市正处于发展上升期,社会环境又很好,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业”,她说。

台湾青年深入福建乡村搞建设

来自台湾的乡村设计师张欣颐 (受访者供图)

2014年底,张欣颐的团队入驻福建省。他们来到的第一个村子是泰宁县际溪村。

经过三个月的考察和走访,团队发现际溪村毗邻寨下大峡谷、李家岩等天然景区,又有两座寺庙吸引着香客前来参拜,很适合在这里发展旅游业。这里的村民世代以农耕为生,而这里是明代兵部尚书李春烨的出生地和成长地,他曾经苦读过的岩穴被命名为李家岩,朱熹、李纲、杨时等历史名人也曾在此隐居耕读,所以他们决定把在际溪村的改造项目命名为“耕读李家”,旨在让游客在这里回归田园生活,在天然景色和历史文化中寻找自己的心灵净土。

台湾青年深入福建乡村搞建设

李家岩 (受访者供图)

据张欣颐介绍,改造方案除了道路翻修、景区改造、路灯修葺、建立游客中心等,最主要的部分是把当地村民的住房改造为民宿供游客住宿。当地人经常建造2-3层的房子居住,而一般只有一对夫妻或者两个老人,仅需要一间房间,其他房间完全可以改造为农家乐或者民宿。

她说,当团队把方案介绍给村政府后,得到了村政府的认可和支持。“他们带着我们去和村民沟通创办民宿的事宜,也得到了村民们的积极响应。尽管改造民宿的大部分资金都需要村民自己出,但有一定积蓄的村民都愿意把自己的住房改造为民宿,一些积蓄不足的村民也纷纷表示愿意在有一定积蓄之后加入到我们的项目中来。在改造过程中,村民们也得到了政府的一定资金支持。”

台湾青年深入福建乡村搞建设
李家民宿 (受访者供图)

“我们提出方案,经过层层政府审核,到开始施工,整个过程一般只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让我们看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执行力,这个过程在台湾往往需要1年的时间。”张欣颐说。

际溪村共有村民约1200人,而驻村的村民仅有300-400人,经过一年左右的改造时间,大部分参与民宿改造的村民把自己的木屋改造为水泥房,现在“耕读李家”可以为游客提供30-50个床位,床位的数量会根据当地村民是否外出打工有所波动。在这些民宿客栈里,村民们原本的生活并没有发生改变,张欣颐的团队只帮助他们改造房屋,提出民宿统一的装修标准,不打扰他们原来的生活,他们依旧会在每天早上把鸭子赶到池塘里,依旧有家鸡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游客们也是被这里质朴而真实的田园生活所吸引。在十一、五一、春节期间,这些民宿会被前来际溪村的游客住满。

台湾青年深入福建乡村搞建设
李家菜地 (受访者供图)

“耕读李家”的建设成功地带动了际溪村旅游业的发展,因为这里的景区都是免费参观的,所以村民们的收入除了农耕外大部分都是餐饮或民宿带来的收益。随着“耕读李家”的逐渐成型,政府投资建造了一个可以容纳50人的青年旅馆,也吸引了外地的商家前来投资。目前有外地企业前来打造的禅修中心、骑游中心和张欣颐团队打造的游客中心,都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泰宁“耕读李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福建省委书记尤权来到“耕读李家”与张欣颐的团队进行座谈。“他了解并认可我们的理念和做法,并推荐我们加入到寿宁县下党乡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中去。”下党乡是闽东首个省级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在摆脱贫困、艰苦奋斗等方面为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典型案例。

台湾青年深入福建乡村搞建设

尤书记到耕读李家项目调研 (受访者供图)

2016年3月,张欣颐来到下党乡当地考察时,村民们给她讲述了1989年习近平总书记前来闽东4个特困乡之一的下党乡调研,村民在道路上自发摆摊,让总书记一行喝草药茶解暑的故事。那时的下党乡是“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照明电、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镇,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曾三进下党现场办公、推动当地的建设和发展。

台湾青年深入福建乡村搞建设
一杯草药茶 (受访者供图)
 
“我们听到这个故事很是感动,认为草药茶不仅是当地的特产,更是见证着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下党乡摆脱贫困的全部过程,于是我们决定在为下党乡规划旅游业发展、指导民宿改造的同时,打造‘一杯草药茶’茶馆,并用总书记当年在下党乡的经典言论如‘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等作为茶品或点心的名字,不仅为当地的草药茶提供销路,还可以让前来参加教育培训的学员在品茶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精神。”

团队把一个杂物仓库进行翻修、改造,并培训人力,让村官小华和返乡青年桃子到耕读李家咖啡馆学习如何制作餐点和经营管理,现在他们作为店长和店员运营着这个茶馆。

张欣颐说,我们和当地人之间的互动是我在福建最珍惜的部分。我们平时都会去当地的爷爷奶奶家吃饭,有时我们忙到很晚还没有吃晚饭,村民们都会邀请我们去他们家里吃饭,因为他们太过于热情,我们只好每家都吃一点。经过长时间的相处,我们早就变成了家人。

台湾青年深入福建乡村搞建设
张欣颐在福建乡村(受访者供图)

据张欣颐介绍,在台湾,民宿产业比较成熟,人们出游都会住在民宿里,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也会把房屋改造成民宿,而大陆目前民宿产业处于刚刚开始的水平,很多台湾人抓住了这个机会来到了大陆。福建和台湾的文化落差比较小,天气、生活习惯相似,闽南语也为台湾人来福建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而且福建人对台湾人很热情和欢迎,台湾团队在这里生活丝毫感受不到不适。

张欣颐说,在福建,我们看到了不同乡村环境和需求的多样性,我们现阶段的目标是按照每个阶段的需求,根据地方特性,尽量培育各个村庄有自己的独立经济循环能力。未来我们会让更多的当地人参与进来,更接地气,更有延续的可能。如果有机会,我们愿意走出福建,帮助更多省市的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