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仪式的领导和专家为征名活动揭幕。
中国日报8月15日北京电(记者 赵磊) 记者今天从国家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获悉,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启动仪式今天在京举行,探月工程主管部门领导、工程两总和各系统两总参加。在仪式上还公布了嫦娥四号着陆器和月球车外观设计构型。
据悉,嫦娥四号任务计划于2018年12月实施,将首次实现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
嫦娥四号月球车正面模拟图。
由于月球的自转周期恰好等于公转周期,且方向相同,都是逆时针方向。因此,月球有一面永远朝向地球,而另一面总是背向地球;人类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而看不到月球的背面。过去的60年内,人类已经发射了100多个月球探测器,其中还有65个月球着陆器,但仅有不载人的环绕月球轨道器和载人的阿波罗号看到过月球背面。而且,从地球向月球背面发射通讯信号,受到月球整体阻挡,月球背面成了地面通信和测控的禁区。因此,至今没有任何一个月球探测器能够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目前得到的有关月球背面信息,都是通过遥感探测和所拍照片而获得的。正因为如此,关于月球背面存在着很多充满想象的猜测,并出现在各种科幻小说和电影中。
在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后,为充分利用已有的产品条件,经过深入论证和多方案反复比较,最终确定了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的实施方案,在2018年的5月发射中继星,在2018年12月发射嫦娥四号着巡组合体,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仪式上讲解嫦娥四号月球车的基本情况 (中国日报记者 赵磊 摄)
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国家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表示,从表面上看,在月球背面和正面着陆在“落”月本质上没有区别,但实际上,实现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是工程技术和空间科学的双重跨越和创新。
首先,因为月球整体的阻拦,使月球背面成为与地面通信和测控的禁区。我们于2018年5月2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鹊桥”中继卫星,目前工作在距月球约6.5万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L2点使命轨道,将为落在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提供地月中继测控和数传服务。其次,由于月球正面屏蔽了地球的无线电干扰,月球背面的电磁环境干净,为开展空间科学领域最前沿的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提供了理想场所。再次,充分利用月球背面最古老的月壳岩石独特条件开展地质特征勘查,有望在国际上建立集地形地貌、浅层结构、物质成分于一体的综合地质剖面和演化模型,获得对月球早期演化历史的新认知。
承担月球背面巡视探测任务的嫦娥四号月球车,基本继承了玉兔号的状态,但针对月球背面复杂的地形条件、中继通信新的需求和科学目标的实际需要,也作了适应性更改和有效载荷配置调整。刘继忠希望通过开展全球征名活动,展示中国探月与航天工程的国家形象,增进大家对嫦娥四号任务重大意义的深刻了解,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
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从2018年8月15日开始启动,分五个阶段组织实施:8月16日至9月5日,提交名称,函审备选;9月上旬,组织初评,遴选十强;9月上旬至9月30日,网络投票,评选前三;10月上旬,终评加权,确定三甲;10月上旬,程序报批,公布征名结果。
这次征名活动由国家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办,国家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中科院月球与火星探测总体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等协办,由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新华社客户端、中国网、腾讯网、上海中宣国际新思维广告有限公司等承办。美昌集团•东莞美驰图实业有限公司为独家合作企业,全程支持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征名活动还将聘请航天专家、社会文化名人组成评审委员会,对提交的名称进行筛选把关。
(编辑:潘一侨 黄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