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工人在位于首都基加利的一家中国服装厂C&H制衣。该工厂于2015年开业,其约1200名工人均为当地人。 [图片/新华社提供] |
不少政治分析人士认为,沃什伯恩的此番言论并非是在为非洲国家着想,他们怀疑沃什伯恩的这种表态只不过是扩大中美贸易摩擦的另一马前卒。几十年来,美国及其金融机构同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一直垄断着贫困国家贷款市场,金砖国家则被美国视为这两家机构的威胁。但事实是,这两家机构只会让贫困国家的情况雪上加霜,这从20世纪80年代它们对贫困国家经济和发展项目的结构调整政策及其负面影响可见一斑——与其说是一种援助,倒不如说是一种阻碍。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时评专家认为,沃什伯恩的建议恰恰反映出发达国家与生俱来的傲慢,它们一直认为非洲国家自己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需要有人为它们作出决策。
但为什么默认寻求贷款的国家不能自主选择并确定什么是对他们有利的?目前,许多非洲国家的发展项目中,很多项目都是由中国通过中国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进行资助的。中国是非洲最大的贸易和发展伙伴。当前,非洲最大的国外援助项目来源不是西方国家,而是巴西、印度和中国。
长期以来,西方一直主张向贫困国家提供有条件的援助,而非投资。这对减轻贫困于事无补。据估计,仅在2013年,贫困国家收到的国外援助的一半——价值超过100亿美元的款项——就通过种种腐败行径,“遣返”回到了援助国。沃什伯恩的建议让人不由地想起经济学家丹比萨•莫约的著作《死亡援助:为什么援助不起作用以及非洲的另一条出路》,该书指出,为了维持贷款人与借款人之间的拉锯效应,腐败国家更青睐提供援助,而且捐助者比接受者还要热心。美国国会即将通过的一项名为《建筑法案》的新法案中就称,应鼓励在发展中国家的美国私人投资,并把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的发展金融机构在美国财政部的信贷额度增加了一倍,达到600亿美元。
贷款是欠发达国家的无可避免之弊。但贷款国与别无选择、只能接受任何施舍以及其附带条件的乞丐不同,国家有自主权,有选择权,它们有权选择条件最为优惠的贷款。而今天的形势已不同往日——想要贷款的国家不再被别有用心的国家利用,因为它们已经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去哪里可以拿到自己所需。
1961年,美国前总统肯尼迪说:“国外援助是美国在全世界保持影响力和控制地位的一种方法,如若不然,许多国家必将陷入崩溃或加入共产主义阵营。”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也曾说:“援助的主要目的不是帮助其它国家,而是帮助我们自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兴经济体在富裕与贫困国家之间关系的问题上开创了思维模式上的转变。
贫困国家不会一直贫困下去。穷国也有寻求发展的雄心壮志,也愿意与各个合作伙伴协力摆脱贫困,只要这种合作对其有利,并且是建立在富裕与贫困国家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
作者Gerald Mbanda为卢旺达籍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