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伟:从中华民族复兴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David Gosset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6-26 21:03:01

导读:近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各方热议的话题。在法国国际问题专家David Gosset(高大伟)看来,这个时下热词其实与中国传统的“大同”理念一脉相承。这一古老的东方智慧不仅将指导中国走上复兴之路,也值得世界各国借鉴,走向共同繁荣。历史会证明“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是中国智慧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高大伟:从中华民族复兴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David Gosset(高大伟)

任何有关重塑中华文明的严肃讨论都不免提及它所带来的长远和宏大的影响。从这一层面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具有重大意义。在中国,这一概念已然成为街谈巷议的热词之一,2018年3月还被写入了宪法。

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一个经济上快速崛起与深刻的社会政治变革交融并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敞开大门,不断吸收外部世界的理念与发展实践,同时也在对外传播自身的发展理念与实践。

40年前,邓小平做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40年间,西方的现代化的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影响,但同时中国也在许多方面影响着全球事务。

进入21世纪,中国走出去的广度和深度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至少可以从八个不同的方面来看:商品、技术(中国在技术上的全球影响力逐渐增大)、人员(游客、学生或海外华人)、金融和企业,文艺、军事、外交及思想观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看作是中国智慧输出的一大例证,是中国面对快速变革的世界贡献出的一项重大提议。

中国一再声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旗帜鲜明地反对单边主义。二战后美国成为多边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但目前由于其国内某些力量的影响,多边主义受到了质疑与削弱。中国政府认为,当今世界各国紧密依存,合作、对话及多边组织内的妥协必不可少。

中国对世界形势的判断是正确的,全球相互依存既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也是不可逃脱的命运,我们需要在国家、地区甚至人类这一更大的层面进行管理和组织(即“共同体”理念)。历经40年的开放,中国已然成为包容性全球治理的大力倡导者,为实现世界和平与共同繁荣而努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揭示了文明复兴的决定性特征。早在1933年,胡适在贺司克讲座中就已经构思出这一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必须在中国历史及文化的背景下进行阐释,与之相呼应的则是中国古典人文主义理解的构成要素——普世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21世纪对于“大同”这一古典概念的重新解读。

从儒家经典《礼记》到康有为的《大同书》,再到近代的孙中山、李大钊,追求大同理想一直是中国政治哲学话语中反复出现的主题。

中华文明的一个永恒特征,就是寻求天下统一,如果没有这种合力,不去调和分歧,中国就不可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政权,更重要的是,它也不可能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保持长时间的统一状态,尽管偶有分裂。

名著《三国演义》中有一句话十分精炼地概括了中国历史的周期性变化:“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然而这句话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国对于统一的忧虑。进入新世纪,中国所具有的“合”的特质,不仅构成了自身凝聚力的源泉,还促进了世界团结。

在亚欧大陆的另一端,历史上的欧洲曾出现了众多独立城邦、王国,18世纪后又出现了国家,与始终追求“合”的中国形成了鲜明对比。但自1951年起,欧洲大陆终于步入了融合状态。可以这样说,建立欧盟这样一个代表政治上统一的组织,其目的就在于为欧洲人打造一个命运共同体。

显而易见,打造这样一个覆盖范围宽广又复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由于某个霸权力量强制而成。当今世界不但在技术上深度互联,相互间的依存也在日益加深,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则为建立一个符合深层次历史力量的政治架构提供了新的视角,任何致力于打造这样一个共同体的国家或组织都将在道德上更胜一筹。

要在这样一条路上取得切实进步,很大程度上需要中欧的共同努力,而双方均以各自的方式及步伐找到了调和内部分歧的政治智慧。在达到统一与多样性的平衡之后,这两大古老文明才更有可能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更大范围下调和分歧,而各自的经历便可为其提供参照。

与“中国威胁论”相反,21世纪中国的蜕变是一个超越物质利益的历史机遇,这是因为中华民族复兴可能会造就全球复兴,在世界范围内,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共同构建。

瑞士历史学家雅各布·布尔克哈特笔下发生在14、15世纪、改造了意大利半岛城市的文艺复兴,重塑了整个欧洲大陆;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的影响也逐渐扩大到了欧洲以外的人类社会。

当今时代,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一个古老的文明不但在物质层面上改造自己,还重新诠释自己的哲学、文化和艺术传统,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中心地位和吸引力不断扩大。

随着中国文化复兴和艺术复兴不断发展,这个东方国度不再被边缘化。我们必须重视它的价值观、成就以及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内的新理念,因为它们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我们对于世界及自身的看法。

在不远的未来,“大同”也许会成为一项世界公认的评判一国外交及行为的准则,成为中华民族复兴是否完成及中国全球影响力的标志;它不仅仅是世界事务的一个客观变化,而且是我们在解读这些事务时的认知转变。

本文为中国日报旗下传播型智库中国观察独家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