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中国日报旗下智库“中国观察”首发, 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于6月20日转发。作者:克利福德·克雷柯夫(Clifford A. Kiracofe),前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高级职员。
以下为译文:
虽然贸易摩擦使中美关系变得紧张,但总体看来,两国关系尚未脱离正轨。相比之下,真正的大问题是美国不能适应当前剧烈变化的世界局势。
2017年美国对华出口商品价值1300亿美元,而中国对美出口额为5050亿美元。乍一看,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高达3750亿美元。但不要忘了,美国消费者也从中享受到了价格低廉的商品以应对通货膨胀。不仅如此,中国从对美顺差中赚取的美元又以购买美国国债的形式回流美国。
30年来,大量美国企业把生产线搬到中国,利用中国较低的人力成本进行“离岸生产”。当这些企业把商品运回美国时却可以享受避税。这样一来,美国的工人们当然就失去了工作,而中国的工人则得到了这些工作。
作为一个强硬的民族主义者,特朗普早在从政前就批评过这种不平衡的贸易状况,所以当他跨入政界后,自然会挑选那些和他一样持有保护主义立场的人作为他的班底。
在贸易问题上向中国发难,这是美国政客惯用的伎俩,尤其是在大选期间。中美双方都对此心照不宣。
一些分析人士对特朗普为关税一事大动肝火不以为意。他们认为,跟中美两国贸易总量相比,逆差带来的实际影响不大。
但另一些专家则警告说,一旦中美贸易战全面爆发,全球经济都会受到波及。他们指出,受全球化影响,一个复杂价值链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而贸易战会动摇这个价值链的稳定性。
那么该怎么办?很简单,静下心来,耐心磋商。
但现在的大形势是这样的:世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而美国却难以适应。历史证明,大国之间的关系既有合作也有竞争,而外交的作用就体现在减少摩擦和互惠互利上。
美国学界近年来对未来的国际趋势做了大量评估,供白宫和国会参考,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趋势就是世界正在向多元化和多边主义的方向发展。中国认为当前的时代趋势是“和平与发展”,俄罗斯则提出“多元中心”论——但不论具体提法如何,一群新兴力量正在世界舞台崛起是不争的事实。新的挑战和机遇正摆在世界各国面前。
华盛顿该如何应对如此历史性变局?它将怎样处理中美关系?很遗憾,美国政府及其所谓的“外交精英”们至今还没有做出调整,而是还在沉醉于“美国因赢得二战胜利而被赋予世界领导者地位”的美梦中。
早在特朗普的前任奥巴马入主白宫前,白宫智囊们就把旧时的冷战思想重新包装,兜售给他。奥巴马政府的“重返亚洲”战略被很多专家认为是一种新型的遏制政策。
到了特朗普时期,情况就不一样了。
他秉持务实主义态度,更注重改善与大国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同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他要捍卫包括经济利益在内的国家利益,但主要是通过外交和谈判的方式。
他的这种态度和行为方式改变了美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思维,因此遭到了强烈的抵制。但他务实高效的做法与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的愿景非常契合。
习近平主席提出了的“新型大国关系”的概念。这个概念重视共赢的思维和结果。鉴于特朗普的权力导向,他会努力与习近平主席发展积极、建设性的私人关系这一点也不意外。他也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建立同样的私人关系。
虽然特朗普的务实精神和变通手段与习的理念不谋而合,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期待中美关系会一帆风顺。现实告诉我们恰好相反。中美关系会有风平浪静也会有波涛汹涌。问题的关键在于适当地管控分歧,追求和平和发展,避免冲突。
目前纷繁复杂的贸易摩擦让中美关系陷入波涛汹涌的阶段。但经贸问题即使再棘手,也不是无法逾越的障碍,因此两国绝不能遇到挫折就止步不前,而是更应加倍努力,寻求共同点,建设性地解决问题。
不仅中国在崛起,亚洲也在崛起。美国必须跳出霸权主义思维并适应新的国际现实。
中美关系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对国际关系,而贸易关系只是这对国际关系中的一小部分。对中美而言,它们必须沿着一条建设性和可持续的道路发展大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