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北京6月19日电(记者 邹硕)6月15日至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美国罗格斯大学公共事务与管理学院、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和萨福克大学公共服务研究院合办的第九届中美公共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美国、新加坡以及港澳台等地公共管理领域的350余名专家、学者、在校师生参加会议。本届会议的主题是“迈向善治的公共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致辞。他指出,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多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党和国家发展同呼吸、共命运,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和“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他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公共管理学科是“双一流”建设和“A+”学科,为党和国家建言献策上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他希望,公共管理学院要借此契机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中国顶尖”学院的发展目标,进一步践行“引领理论创新、培养杰出人才、服务国家发展”的发展理念,促进国际公共管理学科共同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智慧。
中国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会长黄文平致辞。他表示,中国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是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管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为推动中国行政体制和编制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管理决策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服务、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他认为,本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从国内外的角度探讨“善治的公共政策”,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开创性、共享性,将有利促进理论研讨、政策交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前主席、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玛丽·伊·盖伊(Mary E. Guy)致辞。她表示,一是期待在公共管理领域建立更广泛、更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协会;一是希望本届研讨会更加关注公共政策的质量,即通过制定和实施什么样的公共政策以便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鲍静致辞。她指出,时至今日,中美公共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历经16年共举办了九届,九届学术研讨主题一脉相承,形式内涵与时俱进,彰显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在国内外的独特影响力和地位。作为合作单位之一,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始终与中国人民大学一道,精心打造、用心呵护这个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她认为,当前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处在历史转折点上,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本次会议以“善治”为主题,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探讨公共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事科学院院长余兴安致辞。他表示,随着科技进步,当今包括中国、美国在内的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大的变革,寻求应对变革的措施,比任何时期更加迫切。他认为,本届研讨会不仅可以从理论阐释、模型建构、逻辑推演、数据分析等角度,更可以从提供基层公共管理与服务者及接受公共管理与服务者的角度展开充分交流。
全国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组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致辞。他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公共管理研究也在发生着改变:一方面国际学术话语权逐渐凸显;一方面研究理念和研究范式也在不断调整。以本届会议为契机,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管理实践,可以更加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公共管理的一般规律;二是如何解决公共管理过程中上下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三是与时俱进地吸收和借鉴特定历史条件下取得的成功经验。
美国罗格斯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查尔斯·菲尼菲尔德(Charles Menifield)致辞。他表示,第九届中美公共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中国人民大学的大力支持,离不开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罗格斯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共同努力。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会议,开展更为充分的交流,共同推进全球范围内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方面的研究。
开幕式后在逸夫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举行全体大会,大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许光建主持。
中美公共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自2002年举办第一届以来,不仅是中美公共管理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国内公共管理领域参会人数最多、层次最高的学术会议。16年来,共举办了九届。本届中美公共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会期3天(含6月15日举行的会前特别论坛),6月16日-17日除开幕式外共设8个超级分论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公共管理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和在校师生以中文、英文和中英文相结合的形式围绕“迈向善治的公共政策”展开学术交流。
(编辑:黄硕 于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