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茧儿”艺术装置在京展出 提升公众对于儿童网络风险的认识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6-01 14:34:24

中国日报6月1日电 北京的2018年6月1日——“六一”国际儿童节当天,来自北京和广州的儿童代表向他们的同龄人发出倡议,呼吁他们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并充分利用网络所提供的机遇。

在由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中国儿童中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破除网茧我参与,我与网络共成长”六一儿童论坛上,孩子们发出倡议,并发布了自己开展的儿童网络行为及风险研究结果。

在北京举办的这场论坛让年轻人参与到了未来互联网治理的讨论中,并主张在建设更安全和更包容的互联网的过程中,儿童的经历和观点也能够在相关讨论中得到凸显。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年度旗舰报告《2017年世界儿童状况:数字时代的儿童》显示,全球互联网用户中三分之一是儿童,但是在保护儿童免受数字世界的潜在危害,并为儿童提供更多访问安全在线内容的渠道方面,相关的工作仍远远不够。

“上网的儿童,有时就似被困在茧中,外界很难了解他们正经历或遭受着什么,儿童也因此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家长和决策者对儿童的上网活动了解不够充分,导致我们很难制定政策和措施消除最严重的网络风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花楠(Rana Flowers)说,“在数字时代,儿童的声音愈加重要。他们不仅在传承,同时也在塑造着这个世界。数字政策、实践和产品应当更好地体现儿童需求、儿童视角和儿童声音,并致力于消除儿童上网风险。”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四条小学的学生王钰博和李晗宇通过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在学校187名五、六年级学生中开展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学生每周上网多于三次,三分之一受访者每天都会上网。在受访学生中,近76%使用网络学习,近一半玩网络游戏,而每10个人中就有一人有过网络受骗经历。广州市少年宫的儿童则通过视频介绍了他们的调查报告,指出“直播平台成为少年儿童的娱乐新宠”,以及现在网络上 “负能量视频太多了”。

前期参与调研的四位来自北京东四十四条小学的儿童代表祝松岳、王越辰、刘嘉祎和孔德浩在活动中与专家、互联网业界代表及家长代表展开对话,就他们对网络的看法畅所欲言。

在论坛上,北京东四十四条小学的张正和张若函同学向全国少年儿童发出了“破除网茧我参与,我与网络共成长”的倡议书,倡议大家科学合理利用网络,例如远离不良信息,不向陌生人透漏自己身份和家庭地址等信息,在父母没有同意的情况下,不能私自见网友,控制上网时间,不沉迷于网络。

“孩子们在今天的活动上所分享的观点恰恰凸显了他们在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只有政府、私营部门、儿童组织、学术界、家庭和儿童自身共同采取行动,才能把儿童遭受数字技术伤害的风险降到最低,并使他们从中获得的机遇扩展到最大。”花楠说。

在论坛举办当天,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制作的“网络茧儿”艺术装置在中国儿童中心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展览。“网络茧儿” 这一概念以艺术的手法表现父母与其他儿童照料者因为不了解孩子所处的网络世界,而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家庭沟通交流方面的隔阂。以“网络茧儿”命名的四座塑像,以儿童的视角展现出四种典型的网络风险情境,分别为:网络欺凌、网络沉迷、网络性侵和网络隐私泄露 。在去年12月于乌镇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这组雕像首次揭幕,并获得广泛关注和赞赏。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腾讯达成儿童网络保护项目的战略合作。与此同时,腾讯正式启动了“企鹅伴成长——数字时代儿童权利保护”项目。双方共同致力于确保所有儿童都能享受到安全、积极的上网体验。

(编辑:程尔凡 王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