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北京5月21日电(记者 潘梦琪)据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改革开放至2017年底,我国累计已有519.49万人出国留学,其中374.08万人已完成学业,313.2万人选择在完成学业后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3.73%,中国将迎来最大留学归国潮。
19日,由欧美同学会东南亚和南亚分会与察哈尔学会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建设圆桌论坛在欧美同学会总会举行。近30位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前外交官、“一带一路”研究专家学者、海归企业家等出席论坛,就海归人才如何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等议题展开交流研讨。欧美同学会党组书记、秘书长王丕君,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会长韩方明,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出席论坛并致辞。
中国留学人员的足迹遍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王丕君在致辞中表示,留学人员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五大优势:一是人才的规模优势,这一优势使得留学人员可以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事业相对具有可储备的人才群体;二是人才的高层次优势,这一优势使得留学人员可以成为建设事业相对具有主体性质的人才群体;三是人才的多领域优势,这一优势使得留学人员可以成为建设事业相对具有全链条、全方位的人才群体;四是人才的可持续优势,这一优势使得留学人员可以成为建设事业相对具有连续性供给的人才群体;五是人才的国际化优势,这一优势使得留学人员可以成为建设事业相对具有适应度较高的人才群体。
韩方明表示,在过去的五年里,“一带一路”建设逐步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变为现实,成为不可或缺的全球性公共产品,也开创了中国倡议、全球响应、世界共赢的新局面。留学人员在推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中大有可为,既能给予智力支持,有着先天优势,又能为“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起到桥梁作用,可以助力中国优势供给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转化落地,也可以把当地的有效需求精准对接到中国来。
今年是东盟-中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表示,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和东盟-中国对话伙伴关系的协调国,新加坡将致力于加强东盟与中国之间的友好互利合作。罗家良称,据统计,到2030年之前,亚洲每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要投资1.7万亿美元,才能保持现有的增长势头,以缓解贫困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因此,东南亚对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很大的需求。而“一带一路”倡议,和东盟本身的互联互通总体规划,也为东盟和中国加强互利合作共赢提供了良好机遇。
(编辑:程尔凡 黄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