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推进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保护农业“芯片”

作者:王晓东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5-16 14:55:20

中国将推进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保护农业“芯片”

中国日报5月16日电(记者 王晓东)在周三举行的农业农村部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种子管理局局长张延秋透露,我国从2015年启动了全国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发现粮食作物培育的品种显著增加,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品种数量却急剧减少,急需长期保存。

“种质资源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也是一个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种业是农业的‘芯片’,那么核心种质资源就是种业的‘芯片’。”张延秋说。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建成种质资源长期库1座、复份库1座、中期库10座、种质圃43个、原生境保护点199个;长期保存物种2114个、种质资源49.5万份,位居世界第二。

“我们国家物种资源十分丰富,但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建设和气候变化等原因,许多代代相传的珍稀资源和古老地方品种正在迅速消失。”张延秋说。

例如,南方曾经普遍种植的、具有抗洪灾能力的深水稻品种,目前已濒临灭绝;1981年仅广西自治区就拥有野生稻分布点1300多个,现在仅剩下300多个,有1000多个已经消失。

为了抢救种质资源,农业农村部从2015年开始启动了全国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3年以来先后启动12个省(区、市)的普查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近3万人,先后完成了623个县的普查任务和117个县的系统调查任务,征集各类作物种质资源12005份,抢救性收集种质资源17758份。普查与收集行动也摸清了资源分布与消长变化。通过普查发现,粮食作物培育的品种显著增加,从1956年2400多个增加到目前2万多个,增加了8.5倍;同时,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品种数量却急剧减少,从1956年1万多个减少到目前3000多个,减少超过70%,急需长期保存。普查也挽救了大量古老地方品种和濒危资源,抢救性收集各类作物的古老地方品种、种植年代久远的育成品种,以及其他珍稀、濒危种质资源共计2万多份,同时发掘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珍稀特色资源,如在广西发现了一种抗病的野生葡萄品种等。

接下来,农业农村部会继续做好普查与收集工作,全国普查总任务是要完成2228个县、大约10万份资源的收集保存任务。目前这个任务刚刚完成了不到1/3,还要继续开展。

在回答记者关于中国种业发展状况的问题时,张延秋表示,中国种业与自己相比发展的很快,人才实力和品种自主能力都大幅提高,但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

据介绍,这几年全球种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种业正经历着以“生物技术+信息化”为特征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特别是国际种业巨头纷纷强强联合、抱团发展,掀起了新一轮的重组浪潮,拜耳收购孟山都,杜邦与陶氏合并,全球种子市场、技术、人才等要素进一步向跨国巨头集中,推动了优质资源整合、优势业务重组,种业与农化、信息、生产服务等领域融合发展,领先优势进一步放大。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种业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尤其在科技创新上,全球最先进的品种研发技术仍掌握在孟山都、陶氏杜邦等少数几家公司手中,他们的研发投入很大,我们具有一定规模的1500家种子企业,年研发投入也就是33亿人民币,孟山都一年的研发投入的量就高达17亿美元,将近100亿人民币,从国际上比,我们的压力还很大。而国内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最多的隆平高科,每年仅为0.5亿美元。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国距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航母’,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张延秋说。

但他表示,中国有信心面向未来建设种业强国。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现代种业发展,现代种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加有利;二是种业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目前中国已经在基因组编辑、大数据等技术研究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加上科研单位和人才队伍优势,只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推进优势科研资源与企业研发体系的有机结合,就可以迅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实现种业的跨越式发展;三是种业强国建设已经具备了良好基础,我国种业发展将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编辑:涂恬 朱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