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署名文章阐述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讲话的重要意义

来源:中国驻英国大使馆
2018-04-24 02:12:07

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署名文章阐述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讲话的重要意义

    2018年4月23日,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分别以《更加开放的中国有益于全世界》、《中国反对利己主义和保护主义 我们选择拥抱全世界》为题,在英国主流大报《每日电讯报》纸质版和网络版发表署名文章,阐述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讲话的重要意义。全文如下:

    上周,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会上发表了主旨演讲。英国媒体做了不少报道,也有各种解读。那么,习主席这篇演讲释放出哪些重要信息,它对中国及世界的意义在哪里?我认为,主要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阐明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为世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国际金融危机已结束多年,但世界各国仍不同程度面临增长动能不足、经济治理滞后、发展失衡等结构性难题。习近平主席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全面总结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经验,回顾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历程,为其他国家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始终上下求索、锐意进取;始终与时俱进、一往无前;始终敞开胸怀、拥抱世界。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稳定器和动力源。

    二是推出新一轮扩大开放的务实高效举措,为经济全球化做出了“中国榜样”。当前,世界经济正面临保护主义“逆流”冲击,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亟需国际社会共同坚守。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也必将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习近平主席在此次论坛上宣布了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四项新的扩大开放重大举措,强调要秉持“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精神尽快落实。这些举措都是中国的自主决定,不受第三方因素影响,中国将尽快使它们“落地开花”,惠及各方。“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中国基于自身发展需要作出的自主战略抉择,也是在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各国人民。反观有的国家,固守保护主义和利己主义的“零和思维”,将一国利益凌驾于世界利益之上,给国际社会制造了混乱和危险。

    三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重大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战争与冲突、饥饿与贫困依然困扰着人类。世界要选择开放还是封闭?选择前进还是后退?这不仅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方案”就是,把握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的时代潮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需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需要对话协商、共担责任,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秩序;需要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坚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需要取长补短、和而不同,增进相互了解,实现文明交流互鉴;需要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海、绿水青山。

    “应乎人则必兴,顺乎势则必成”。新时代的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号角已经吹响,与世界交融发展的新画卷已经展开。今年11月中国将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世界各国共享中国发展红利搭建新平台。中英两国共同期盼的“沪伦通”有望年内开通,这将为中英互利合作注入新动力。中国愿与包括英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共享发展机遇,共谋发展大业,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  * * * * *

    《每日电讯报》创办于1855年,是英国发行量最大的主流报纸,读者主要是英政府、议会、工商、文化、智库等各界人士。英国和外国领导人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

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署名文章阐述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讲话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