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周勇谈中建集团开发建设雄安新区新模式

作者:陈佳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3-15 10:08:05

中国日报3月14日电(记者 陈佳) 雄安新区开发建设所采用的创新型融资模式,以及未来可以期待的在新区实施的房地产政策,可以作为全国的试点和标杆,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设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周勇近日在接受中国日报独家专访时表示。

经过严格的招投标及公示程序,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建集团)于2017年11月22日中标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该项目也被称为“雄安第一标”。“项目目前进展顺利,已经进入到装修阶段,我们希望能够为雄安新区的建设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中国海外集团副董事长周勇对中国日报说。

“作为雄安新区开篇之作,这一项目意义非凡。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其发展构思展现了一种全新的开发建设模式,集现代城市建设、产融结合等综合性创新因素于一身,某种意义上将为世界城市建设贡献中国样板和中国智慧。”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米,主要承担政务服务、规划展示、会议培训及企业办公等主要功能。建成后可满足3000人常驻办公和500人住宿的需求。

该项目由中国建筑旗下子公司组成联合体竞标获得,属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

项目采用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中国建筑联合体与雄安集团组建了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这种模式体现了联合投资、收益共享的共享经济模式,有利于在短时间内集中相关优势资源推进项目,共同探索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共建、共管新模式。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并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投资人不管建设,建设者不去使用”的老模式,创造了投资-建设-运营-基金管理的一体化新模式。

此外,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采用绿色装配式建造方式。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钢结构、模块化建筑,建筑垃圾比传统减少80%以上,同时减少了噪音。便捷运输、快速构造、建设工期短,相比传统模式缩短60%。

该项目还在同步建设数字园区。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三维的建筑模型,有效控制成本,并采用人脸识别体系,精准化的提供室内展示导航和定制化的服务,展示未来新区的低碳生活生产方式。

周勇认为,开发建设所采用的创新型融资模式,以及未来可以期待的在新区实施的房地产政策,都可以作为全国的试点和标杆。“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部署下,相信新区未来的政策会打破很多已有的条框,也为未来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提供一些新的模式。”

作为新当选的政协委员, 周勇在感觉到十分荣幸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以前更多的是从电视和报刊杂志上看到关于两会的信息,而第一次亲身经历,进入会场的荣誉感和现场感是完全不一样的,” 周勇说到。

“政治协商民主的制度在中国发挥得很好,能够凝聚全国各领域各族人民的意志,能够把很多建议和意见收集起来,充分发挥参政议政的职能。”

在谈到对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理解时,周勇说,“通过政府工作报告,我们看到了国家这五年来的巨大变化,体现在经济总量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切实得到了提升,医疗教育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通过充分的调研,并结合自己企业所在行业的有关情况,周勇在本届政协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深化基建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提案,特别是如何推进PPP项目效益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而提案的出发点正是基于当前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现状。

周勇认为,虽然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多年来成就巨大,建设增速明显,但在当前阶段,投资仍然不能松劲。实际上,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投资仍然有很大的需求,特别是集中在高铁、高速公路、水利等项目上。但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财政资金还存在相对不足的问题,需要国家从区域战略的角度加强协调,重点推广并充分发挥好PPP模式的优势作用,提高基建领域的投资质量和经营效益,同时加强对PPP项目的管理,严格控制地方债务风险。

“在PPP模式的探索发展过程中,存在基建发展区域不均衡,民间投资参与不足,政府履约与项目运营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作为深度参与基建领域投资建设业务的企业管理人员,我向大会提交了《深化基建行业供给侧改革 提高PPP投资质量与效益》的提案,”周勇说。

提案的主要内容包括: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政策和措施支持力度向基础设施短板明显的区域倾斜,进一步推动落后地区基建投资的发展。继续扩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建设准入领域,降低准入门槛,进一步激励民间资本进入。同时,加快建立科学有效的PPP项目决策与评判标准体系,建立覆盖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政府履约机制,稳定社会资本投资经营预期,保证项目运营质量与效益。

“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更需要加强对基建投资项目的支持,就需要中央财政在转移支付方面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既不能造成产能过剩,又要选择有收益的PPP项目,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为了加强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我们希望进一步降低社会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的门槛,在政府与央企和民企进行合作的标准方面希望更加公平,调动民企参与的积极性,建立新型的政商关系。”

此外,还需要建立和完善对PPP项目的一套科学评价体系,使项目投资更加具有可持续性,按照合同履约,保障投资人的利益,周勇说。

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中海集团)于1979年6月在香港成立,隶属世界500强排名第24位的“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2017年,集团资产总额达6,509亿元人民币,全年实现利润总额407亿元。

“中海集团既是一家央企,也是一家在港澳本地成长起来的公司,而整个集团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程发展起来的。” 周勇说。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外资进入国内行业的壁垒也在不断地清除。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中国国际化的程度也会加速提升。集团将利用其深耕于香港和澳门市场的优势,使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资相结合,发挥港澳连接国际市场的桥梁作用,加快整个集团在海外的战略布局。” 周勇表示。

周勇谈到,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驻港澳中资企业的业务范围几乎覆盖了港澳所有经济领域,在诸多行业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成为促进港澳经济繁荣稳定的重要力量,对港澳经济的综合贡献度不断提升。

同时,驻港澳内地企业近年来不断进取,广泛参与内地经济建设,积极实施国际化拓展,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逐步具备了国际化现代企业的综合实力。

“我认为,新时期的港澳内资企业有条件担当新角色,在积极参加内地社会经济建设、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两个方面承担新的重任。” 周勇说,在内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过程中,港澳中资企业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