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式监管料将持续,确保银行杠杆水平合理

作者:王燕飞 刘坤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3-14 13:41:12

中国日报北京3月13日电(记者 王燕飞 刘坤)全国人大代表、湖北银监局局长、党委书记赖秀福在两会期间接受中国日报记者专访,就下调银行拨备率,金融去杠杆等热点问题作出了解读与阐释。

他表示,近期银监会下发通知,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体现了逆周期调节的思路,也是顺应银行业发展的举措。实施一行一策,差异化管理,给地方的监管部门留出了调控的空间。

至于未来金融去杠杆的方向,他表示,强监管、穿透性监管的思路仍将持续,金融去杠杆的步伐不会停滞,未来稳中求进仍然是总基调。

中国日报:近期银监会将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由150%降至120%-150%,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由2.5%降至1.5%-2.5%,推行“一行一策”的差异化监管,如何解读?

赖秀福:银监会最近出台了意见,下调银行拨备覆盖率,贷款拨备率两个系数,是顺应银行业发展作出的调整。银监会建立之初,银行业机构本身的监管标准不是很清晰,银行对资产质量分类有的相对偏于宽松,是合理的。通过提高覆盖率,万一银行真正形成损失的时候,能够有相应的储备去应对这个风险。

这几年随着经济结构在调整、在转型,银行业自身管理的素质已经越来越提高。五级分类,质量分类里面,水分基本上也挤掉了,银监会这个时候作出及时调整,一个是顺应大势,第二个是基于这个银行业发展的实际,拨款覆盖率下调到120%到150%之间。

至于一行一策,实际上给地方的监管部门留了调控,应对的空间。如果有的银行机构潜在风险比较大,标准就要高一些。这实际上也是正向的激励,鼓励银行机构更好地加强管理,防范风险,这个对实体经济来说是非常大的事。

中国日报:近期金融机构延续资产表表外转表内的趋势,金融去杠杆持续进行。如何看待金融去杠杆进展?

赖秀福:我们需要从稍微放长一点历史的进程来看这个问题。过去国家银行业体系相对较比较单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业的体系,包括整个金融市场活跃程度也越来越高,金融机构的体系也越来越完备。但随着发展步伐的加快,必然会出现新的问题。比如脱实向虚的问题,实际上就是金融体系之内资金的空转或者是体系内进行循环,很容易产生一种泡沫现象。

银监会自从2017年以来加强了监管,目的主要是我们金融服务的链条,怎么样把它缩短,不要过度地通过中间环节去,造成风险。第二,希望我们的报表、资产会更加干净,把底层资产要搞清楚。有些底层资产以前不清楚,特别是用一个资金池以后,钱大量流向了一些不该支持的行业,甚至一些控制的行业、限制的行业,这样的话导致整个宏观上出现相应上的一些错误的信号。

银监会提出要实施穿透性监管,就是要把底层资产搞清楚,也是回归了我们监管本来的职能、天职,银监会也要服从国家的真正大的战略,支持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使我们更多的资金回来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

中国日报:未来是不是可能存在市场所担忧的过度收紧的可能,是否会带来新的风险?

赖秀福:对银行业机构来看,该去的杠杆,要去就是要去。但是金融机构、金融业没有杠杆也不行。有杠杆是正常的,但是杠杆不能放得太大。

全国平均资本充足率在12~13%左右,这个是非常健康的。所以我们要去的是那些过于放大的,或者是他这个本身就是不够科学的杠杆。所以这不存在杠杆幅度加的过大的过快的这种问题。恰恰相反,通过这些措施的出台,银行业机构的稳健性安全性得到了更强有力更大的提高。

(编辑:陈姝 于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