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2月1日北京电(记者 赵磊)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智能协同云技术与产业联盟周三在北京成立。中央国家部委及军方有关领导、领域内专家学者、网络信息技术领域领军企业与研究机构的代表等出席了当天举行的联盟成立大会。
据介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成立智能协同云技术与产业联盟正是为了加快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研究与建设,落实国家网络强国战略。联盟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软件学院、360企业安全集团、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友友天宇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发起成立。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高红卫董事长在会上指出,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催生“第四个人类文明时代”,人类正在进入到信息文明时代。信息文明的载体是无时无处不在的网络,信息文明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云化”这“四个化”。当前,数字化浪潮已经席卷全球,网络化尤其是移动网络正在全面普及,智能化“硬币”的正反两面都开始显现大致轮廓,而对于云化的认识还处于感知阶段。同时,信息文明时代以动态、开放、共享为主要特征,必须重视对“数据”这个信息文明时代的基础资源的挖掘和运用。
高红卫详细介绍了对云化概念的理解和发展“智能协同云”技术的初衷。他指出,当前,人类消费领域的云化已经大规模展开,社会公共管理领域的云化已经初见端倪,军事领域和生产领域的云化已在酝酿之中。在生产领域,云化的进程也已经开始,航天科工牵头打造云制造产业集群生态的举措,得到各地政府和社会企业的积极响应,注册企业突破130万户,社会企业上线设备近万台,企业业务过程嵌入云平台的企业数千户,发布协作需求约3500亿元,线上协作成功约1400亿元,初步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研究和发展的“智能协同云”技术的初衷,就是为了使得数据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云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为大众方便、廉价获取与运用,就像自来水技术和电话技术一样。
对于联盟后续工作思路,高红卫强调,联盟的运行以体制性需求为牵引,以成员单位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联盟是政、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载体,是“智能协同云”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共同体,瞄准新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云化”技术高地,构建下一代信息产业发展大格局,为推动我国信息文明发展提供先进的公共标准与产品,力争为人类贡献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引领消费、保障安全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联盟将本着开放合作、互利共享的原则,以开放的姿态、审慎的步骤遴选构建智能协同云产业链所需优势单位逐步加入。
中国工程院李伯虎院士代表专家发言,表示将积极建言献策,支持联盟发展,并对于万网融合场景下的网络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产业化发展等几个方向提出了具体建议。
(编辑:程尔凡 潘一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