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处的时代,轻信盲从愈发严重,不分国界。只要有“根据最新的网络消息……”做铺垫,再荒诞不经的谎言都能披上光鲜体面的外衣。
再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我们已将互联网奉为无所不知的终极智库,而人们的传统研究与独立思考能力则退化到了石器时代。我们处处依赖互联网,而在地球村的各个角落,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争取思想的自由。
拥有约7.5亿网民的中国不走寻常路。中国计划在2018年推出自己国家的网络版大百科全书。这一平台有可能成为一座堡垒,抵挡无甚价值的西式化信息潮流,与被视为“权威”的美国维基百科及其中国版百度百科一较高下。
西方大百科全书可以不断修订,因为其内容是由缺乏必要技能的业余人士志愿来编译和编写。与此不同,中国本土的网络版大百科全书则由精挑细选的学者来整合和编写其知识库。
根据《南华早报》的最新报道,项目总主编杨牧之将该百科全书誉为“一座文化万里长城”。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2万多名学者将改编和更新《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纸质版的数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涵盖100多个学科,将成为中国首部“包罗万象”的数字书籍。它将包含30多万个条目,每个条目的注解长度约为1000字。
杨牧之指出,“读者认为维基百科具有权威性、内容正确,而维基百科以‘人人都可编辑的自由百科’为标榜,这点很吸引人。但我们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最优秀的团队,我们的目标不是赶上而是超越维基百科。”
总编委会副主任白春礼告诉《南华早报》,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是“是中央政府的一项重大文化战略决策”。今年早些时候,中华书局宣布将推出《中国大百科全书》网络版,立刻遭到西方评论家的质疑,这一点并不令人意外。他们认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内容都是“过滤”后的官方解读,尽管并没有证据表明《中国大百科全书》纸质版存在上述问题。《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74册中约有60册由台湾一家公司重印,而内容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这也证明了该书的学术水准和客观性。
一位中华书局的官员曾说,“《中国大百科全书》不仅是一本书,还是一个知识系统,旨在打造一个平台,以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中国在编纂百科全书方面有上千年的历史,例如1403年明代永乐皇帝下令编纂《永乐大典》,于1408年方告编成。《永乐大典》规模宏大,无所不包,总计11000余册,由2170名文史哲学者编修而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纸质版百科全书,羡煞西方。
《中国大百科全书》网络版则理所当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百科全书。
(译者:朱陈峰 编辑: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