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 鹏
日前,工信部与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此后不久,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与华中师范大学在武汉联合成立了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让“工业文化”这个多少令人感到陌生的词语跃入大众的视野。
提起工业,人们通常会想到巨大的厂房、轰鸣的机器、冒烟的高炉、忙碌的流水线,很难将其与文化联想到一起。然而,无论从广义还是从狭义的角度说,工业文化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从广义上说,文化可以理解为人类的基本生活方式,与农业社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可以称为农业文化,与工业社会相匹配的生活方式自然可以称为工业文化。从狭义上说,文化是指特定人类群体持有的价值观,那些与工业生产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价值观,自然也可以说是工业文化。因此,工业文化是一种现代社会的客观存在,其方方面面的内容也早已被人们认知或实践,之所以要专门提出工业文化这一概念,是因为中国的工业发展已经到了需要文化来护航的阶段了。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曾经高度发达,各类“中国制造”通过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流传四方,成为最好的国家品牌——China,既指瓷器,又是国名,可以说是外国人对于“中国制造”的高度肯定。但是,200多年前,欧洲爆发了工业革命,中国因种种原因在这场革命中大大落后于东西列强,不仅导致国家形象一落千丈,更一度濒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因此,中国共产党向来高度重视工业发展,新中国的工业化实践也孕育了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等优秀的价值观。今天,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已经重新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高铁、核电俨然成为新的国家名片。然而,必须看到的是,中国工业仍然大而不强,不少核心技术仍然未能掌握;“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仍长期被贴上价廉质次的标签,在国内市场也越来越难以满足国民的消费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了文化应该成为“中国制造”实现历史跨越的助力。
相较于工业经济这种硬实力,文化是一种软力量,但也是一种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关键性影响的力量。从基础性来说,工业文化涉及对于工业发展的认同感等基本价值判断问题,一个拥抱工业化的民族与一个拒绝工业化的民族,在现代世界会有截然不同的命运,这一点已为历史和现实所证明。从长期性来说,工业化是一个需要数代人持续努力的过程,工业文化中那些优良的传统需要得到传承与发扬。从关键性来说,无论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还是开拓进取的企业家精神,这些都是工业文化的重要内涵,也是当前“中国制造”的短板与软肋。因此,大力推进工业文化发展,正是为了从树立文化自信的高度,为“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提供精神动力。
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后,将作为国内学术界与理论界研究工业文化的主力军,进一步完善工业文化的基础理论,推动工业文化进校园,为工业博物馆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与各方有识之士一道,全方位服务于我国的工业文化建设,从而让文化为“中国制造”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