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中国制造”的短板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质量报
2016-05-11 09:32:08

  观象台

  □ 胡立彪

  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企业管理系主任苏勇教授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工匠精神更多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对产品、对技术的敬畏,以及骨子里想把事情做好的信念和决心。工匠精神在当下面临的挑战,其实就是一种价值观的选择:是愿意努力把事情做到极致,还是做到八九十分甚至60分“及格线”,能在市场上卖掉就够了。

  很多情况下,人们给予“中国制造”价廉物美的评价,实质上,这个评价更多还是偏重“价廉”,而“物美”的对仗修辞意味更浓一些。换言之,当前“中国制造”“价廉”的这条腿够强壮也挺能走,但“物美”这条腿却似乎患有小儿麻痹,一直软弱无力。如今这条腿已经成为影响整个“中国制造”前行的拖累。怎么办?方法很简单:为“中国制造”注入工匠精神,使其完成一次根本性升级。

  不过,正如苏勇教授所说,工匠精神更多是一种价值观,而要让“中国制造”实现价值嬗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少国人对待生产和生活均采取一种“差不多就行了”的态度,这一点在许多消费者的网购评价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差不多”观念的最大问题就是不坚守原则,缺乏执着精神,对待什么事都凑合,产品能用就行。这种观念在中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传导到企业,则会变相地“鼓励”它们不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

  提到“中国制造”的部分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时,很多人常有这样的辩解:中国该行业起步晚,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落后,缺乏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这种强调客观原因的说法其实只是为低质量找一个借口。要知道,任何产品都是由人生产出来的,即使有了再好的技术,再好的生产设备,再先进的管理理念,如果生产者和管理者的质量观念落后,也生产不出高质量的产品来。一家美国企业的总裁到一家日本企业参观时曾说,我们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在于30%的技术加70%的态度。而日本企业的老板则说,我们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在于10%的技术加90%的态度。由此可见日美企业在质量观念上的差别。

  态度不同则效果不同。在美国,有一家汽车配件供应商使用同一条生产线,同时为美国一家汽车公司和一家日本在美企业供应零部件,这家企业采用了控制图进行过程质量控制,结果发现,为日本企业生产的时候产品的质量波动范围明显小于为美国企业生产时的质量波动范围。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发现,原来是因为企业员工从内心认为日本企业对质量要求严格,因而不敢大意,工作认真,注意力集中。

  目前,许多中国企业的技术和设备基本上可以做到国际领先,与欧美德日等先进国家的差距也在日渐缩小,但其质量观念和态度却一直存在巨大差距。质量观念反映企业员工对质量的认识和对质量问题的观点,决定着员工的质量态度和行为取向。落后的质量观念必然产生消极的质量态度和不适宜的质量行为,从深层次上制约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和质量工作的开展。许多企业对产品质量不是精益求精,而是“差不多行了”,就反映出其内心缺乏追求完美的意识,这是制约“中国制造”升级的最大羁绊。

  当前,民众对品质的追求不断升级,似乎已经走到了制造者的前面,大量中国游客赴海外抢购即是明显表征。“中国制造”已经到了再不升级就要被抛弃的危机时刻。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现状,并开始在制度建设层面发力,为工匠精神的回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接下来更关键的,则要看企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