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新征程】中外青年学者从贵州遵义出发 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作者:赵曌 来源:多彩贵州网
2017-11-22 08:36:12

【领航新征程】中外青年学者从贵州遵义出发 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中外青年学者交流活动在遵义会议会址启动。(本网记者 吴蔚/摄)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赵曌陈李育)“1935年1月15日!”几番求证之后,中国网阿文版记者Hosam掏出采访本记下遵义会议召开的日子。

出生在埃及,在中国北京当了13年记者,头一次来到贵州遵义的Hosam说,中国的变化,从这一天开始。在这位一直向阿拉伯国家讲述着中国故事的资深记者看来,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或许更应当“从遵义出发”。

11月21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局指导,中国日报网、贵州省委网信办主办,人民网、多彩贵州网等13家单位协办的“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中外青年学者交流活动在遵义会议会址前启动。

【领航新征程】中外青年学者从贵州遵义出发 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启动仪式后,参加活动的中外嘉宾来到遵义会议陈列馆参观。(本网记者 赵曌/摄)

冬日 历史与现实的交汇

活动第一站——参观遵义会议陈列馆。

肃立在陈列馆序厅的雕塑前,来自英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的外国学者,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防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重点新闻单位的资深评论员、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的编辑记者们,聆听着82年前的故事。

“当时应该也和现在差不多的天气,你看他们身上穿的都是棉大衣。”初冬的贵州,一场降温让空气多了几分寒意。却恰恰在不经意间,让历史和现实交汇在了一起。

大型环状浮雕,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从“战略转移”、“遵义会议”、“四渡赤水”、“胜利会师”到“永放光芒”的伟大革命历程。陈列馆里,珍贵的地图、书籍、文件……每一件武器、马灯、斗笠……吸引着大家的目光。

【领航新征程】中外青年学者从贵州遵义出发 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站在当年遵义会议召开的地方,参加活动的中外嘉宾重温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本网记者 吴蔚/摄)

遵义会议会址二楼的一个房间,82年前,扭转中国命运的遵义会议在这里召开。如今,房间里还留着当年的长桌,复原出会议的场景。墙上挂着20位参会人员的照片。

“中国的变化,就从这一天开始。”听着讲解员的介绍,来自异国的Hosam有着自己的理解。在中国媒体对外宣传的岗位上,Hosam坚持向自己国家的同胞们描绘着自己眼中的中国。“这些年来,中国的变化日新月异。”他说,伟大成就根源于82年前的这场伟大转折。

“从小就在课本里看到的两层小楼,今天终于见到了,圆了个梦!”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梦激动不已。这次随团来贵州,她担任外籍专家和记者们的翻译。“如今,中国形象越来越受举世关注。大家对我们党的历史、今天和未来都十分关心。”孙梦说,她的任务,就是用自己的专业和对祖国的认知,向外籍友人讲好中国故事。

【领航新征程】中外青年学者从贵州遵义出发 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遵义会议陈列馆内,小讲解员袁长杰动情激昂的解说引来了大家的关注。(本网记者 赵曌/摄)

Amazing! 来自“爷爷的爷爷”的传承

“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分别从回龙场江界河、茶山关渡过乌江。在1月7日这一天的早晨,红军先头部队进占黔北重镇遵义……”

展厅里,一阵激昂的讲解声“穿过”人群。声音的主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戴着红领巾的袁长杰,是遵义市文化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个头不高,声音倒不小,红军的故事信手拈来……从四年级下学期便开始进入会址当义务小讲解员的袁长杰,已经是这里的“老讲解”了。

袁长杰最爱讲的,是红军“喋血长江”的故事,每一次都讲得绘声绘色,总会赢得参观游客的热烈掌声。“红军战士可厉害了,他们用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袁长杰说。

“Good boy!”仔细听完袁长杰的一段讲解,Hosam竖起了大拇指,急忙把袁长杰拉到一边聊了起来。“你多大了,上几年级?为什么来这里讲解?”“Yes,I'm 12,I want to tell more people the story.”一口“洋口音”的中文,遇上一段流利的英文,让Hosam更加激动,他拿起本子,唰唰写着袁长杰的信息。

【领航新征程】中外青年学者从贵州遵义出发 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连声说着“Amazing”的Hosam,和小讲解员们合影留念。(本网记者 赵曌/摄)

“I love this guy!”Hosam不住说着“Amazing”。真正让他惊诧的,是袁长杰口中滔滔不绝的长征故事,“12岁的时候,我什么都不知道。”Hosam打趣地说。

展厅里,不难看到戴着红领巾的小讲解员们。“贵州出了很多革命志士,也许这些孩子的爷爷的爷爷就是。”在Hosam看来,中国大地上传承的红色基因,弥足珍贵,令人钦佩。

傍晚,遵义会议陈列馆里依旧人流涌动,耳边不时飘来几句外省方言的对话。这是解说员赵逸文当天接待的第三批游客。“每天都有将近100批参观者造访。”赵逸文的印象里,遵义会议会址景区没有“淡季”。

“有一家人来的,有整个公司来的,还有不少外宾。”赵逸文说。

【领航新征程】中外青年学者从贵州遵义出发 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遵义会议会址前,中外嘉宾交流着对中国故事的理解。(本网记者 吴蔚/摄)

出发 从这里发现中国故事

“每次来感觉都不一样。”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副社长李泓冰已是第三次到遵义,第一次来遵义会议会址还是90年代的时候,她说每次到遵义都能看到不同的变化。

“会址周边繁华了很多,很有生活气息。”李泓冰和身边的同事说着,“在遵义这样的小城生活会觉得很舒服。”

【领航新征程】中外青年学者从贵州遵义出发 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从遵义会议会址出发,“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中外青年学者交流活动将在贵州发现更多生动的中国故事。(本网记者 吴蔚/摄)

“中国的贵州,在扶贫领域做出了巨大的成就。我想到村民的家里,看看他们的生活。”这是Hosam此行最重要的目的。

“在我的国家,也还有很多生活在贫穷当中的人民。”Hosam说,贵州的经验和路径,一定会给阿拉伯国家提供很好的借鉴。“我想做一个视频,这一定会是我给他们(阿拉伯国家人民)讲的最好的中国故事。”

李泓冰关注的关键词,则是“大数据”:“大数据给贵州添上翅膀,贵州很有可能因此迎来跨越式发展。”

“为世界更真实地展示和反映一个奋进发展中的贵州,一个站在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的中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中外青年学者交流活动宣布启动。

“从遵义会议会址出发,重温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花茂村将展现当下贵州的扶贫成果,而大数据、‘中国天眼’则代表着中国在相关领域的世界领先,这不正表示我们从历史出发,走向未来?这一切都在贵州相遇,很有象征意义。”李泓冰的话语间洋溢着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