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严诚忠:高校应加速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

作者:马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3-08 09:03:17

全国人大代表严诚忠:高校应加速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

全国人大代表、东华大学经济发展与合作研究所前所长严诚忠教授。(摄影:马驰)

中国日报网3月8日电(记者 马驰)全国人大代表、东华大学经济发展与合作研究所前所长严诚忠教授表示,我国的高校师资队伍过于本土化,急需加速向国际化转变。 

打造国际化的高校师资队伍

“我曾在境外六个大学工作过。举个例子,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大学(University of Canberra),这个学校只相当于北京的一个地方高校,但是他的师资队伍是国际化的,有欧洲人、亚洲人、美国人、非洲人。在我执教过的学校,也有一些外教,但主要是教语言的,”严教授表示。

“如果没有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我们怎么能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哪怕是中科院院士上课,用中文教,也培养不出国际化人才。引进来自非中国文化的师资力量,一定可以激发创新。”

严诚忠认为,接纳更多国际教师需要“胸怀和自信”。

“目前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还有很多制约。国外的数学和物理老师来中国授课,中文水平不行,用英文授课,中国学生又听不懂。另外,我们的考评制度也很难做到‘内外无别’,对外教的管理也有难度。在这个方面,上海还没有转变到管理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应有的理念。这是一个逐渐接纳的过程,需要我们有胸怀和自信。”

在华国际留学生助力中国发展

在谈到在华国际留学生时,严教授表示,在中国学习并工作过的外国留学生将对中国的国际化发挥重要作用。

“我在东华大学教的留学生主要来自亚非拉和东欧。这些留学生在中国学习之后回到自己的国家,往往会发现在中国所学的知识套在自己的国家不一定好用。但如果他在中国工作三五年以后,一方面,可以为中国的国际化出点力,另一方面可以也更好地了解中国国情,”严诚忠说。

“我的学生当中一些回国了,一些留在中国工作。我觉得这部分留下的人对于上海成为国际化都市、成为国际科创中心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应该用好这部分人力资源,他们在中国接受高等教育后,逐渐融入中国社会,将来会对中国走向国际化有很大帮助。”

在谈到留学生招收的现状时,严教授表示,“上海是外国人拿中国绿卡最多的城市,我的感觉是,上海的留学生引进工作已经在逐步合理化,摆脱了长期以来所谓‘内外有别’的现状,对中外学生越来越一视同仁。” 

培养国际商务说客

严诚忠表示,随着中国进入国际经济合作新阶段,我们急需国际商务说客。

“过去我们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重点在商品贸易。现在,我们走到了国际经济合作的新阶段,需要更大的国际买家,但是我们没有定价权和话语权,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不善于沟通,缺乏拓展关系的能力。因为高校不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所以,我们现在最紧缺的人才是国际商务说客,”严诚忠说。

他继续说:“我们有很多的对外项目,前期投入了大量资金,一开始和国外政府谈得很好,最后在落地的时候总是出现问题。这当中有很多政治及其他方面的因素,但是我们自己不善于沟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就像乡镇企业当初进城的时候遇到很多文化和理念方面的问题一样。”

严诚忠认为,在培养国际说客方面,高校任重道远。 

“举一个例子:某一所外国语大学培养了一届共10名乌克兰语学生,2016年本科毕业,却没有一名真正从事与乌克兰相关的工作。这对于对外关系是很大的损失。这些人本可以对中乌关系的发展起到积极地作用,帮助我们牵制美国和俄罗斯。所以说,我们很多学校在这方面还缺乏一种国家担当。

中国需要打造“文武双全”的新型大国工匠

随着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严诚忠认为,要打造“大国工匠”,必须首先转变观念和导向机制。

“我们现在虽然已经提出了打造‘大国工匠’的口号,但是一名工匠在工艺上有了创新,比起一个教授在杂志上发表了文章,谁更能引起人们的敬重?哪个能带来更大的现实利益?我们需要一个导向机制,使真正的应用性人才获得奖励,”严教授说。

“我们有工艺大师、美术大师,但是制造业却没有自己的大师,实际上大家都是一种技术,都有创新在里面。这里我们需要顶层设计,让这些人有真正好的待遇。”

严诚忠认为,另一方面,“大国工匠”的形象也要改变。

“过去我们的印象中,工匠似乎总是一副邋里邋遢、上不了台面的形象,这不符合我们现时代对‘大国工匠’的要求。新型大国工匠应该是学者风范、‘文武双全’的,也就是既有理论能力、又有动手能力。” 

他进一步说:“以前我们培养技术性人才主要靠中等专业学校,现在这类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已经无法跟以前相比,可能只有极少数人有能力成为顶级工匠。应该着手从本科生中培养‘大国工匠’,对大学中有一定技术功底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

(编辑:刘世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