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毋庸置疑,这些都是伟大的成就,都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交出的亮眼成绩单。但另一个方面也不能忽视,即中国的文化遗产如何使其与更广阔的世界连接起来。大运河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大运河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但更具有其独特性,因为它不仅有助于让中国成为一体,而且它还点明了我们当前全球化浪潮中最有价值的一点,即跨越远距离形成网络会让我们生活得更好。
关于大运河,有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我却无法轻易作答。一个是“你最喜欢大运河的什么地方?”另一个是“作为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你如何看待大运河?”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去过大运河沿线许多城市,分属不同的省份。当然在我看来,有些地方特别吸引人。目前,许多城市和地方政府机构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大运河整治和修复工程。
中国的河流大多是东西走向,但建立在这些河流之上的中国社会需要一条南北走向的沟通交流的轴线。于是,大运河出现了,中国创造了真正把一个文明聚拢到一起的人文连接。因此,当人们问我最喜欢大运河的什么地方时,恐怕我必须回答,我最喜欢的是那些可以让人们清楚地看到大运河过去和现在都是一个系统的地方,那些不惜一切代价和风险帮助中国团结起来的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外国人的身份并不会让我对大运河持有不同的看法。真正的不同在于,有的人想要推动如此大规模的沟通交流项目,有的人则认为弊大于利。我认为这么做很值得,我希望未来能够出现“全球化的大运河”。
此外,关于如何让大运河成为我们生活中一个更具生命力的存在,我有两个小建议。第一,我认为在大运河上乘坐货船会比乘坐游览船只更有意义,鼓励人们更多地体验船上的生活,将会加深公众对于大运河蕴含的真正意义的理解。第二,当前,大运河沿线的发展为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互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场所”,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来这里感受大运河的象征意义。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创造力大爆炸,几乎所有领域都在创新,大运河是展示这一创新浪潮并进一步培养全球网络参与度的合适地点。
毕竟,大运河不仅关乎过去和现在,也关乎未来,它属于我们所有人。
(本文作者为浙江大学副教授戴维•皮克库斯,他的新书《来自中国的明信片:大运河纪行》于今年12月7日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